鄭老師提到:“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在審視國內和國際發展的情況下,總結社會主義建設經驗教訓基礎上作出的科學研判和決策,成功開創并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塑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新形象。”
在鄭老師繪聲繪色地講解中,我還了解到:鄧小平同志曾說過:“中國長期處于停滯落后狀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閉關自守。經驗證明,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能成功的,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改革開放之前,世界各國在經濟領域大展拳腳,而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卻被囿于發展的“孤島”之中,長期處于停滯和徘徊的狀態,遠遠落后于時代的發展。
而這一問題的解決離不開改革開放這一偉大進程,改革開放順應開放融通的時代潮流,緊緊抓住和平、發展的國際環境,實行對外開放,推進與世界的交往,成功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轉折,趕上了全球化、現代化和信息化的時代步伐,成功詮釋了發展才是硬道理。
改革開放使中國在把握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中國站在世界歷史的高度,主動審視當今世界發展趨勢和面臨的重大問題,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斷拓展同世界各國的合作,積極參與全球治理。
鄭老師還提到: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中國對外開放,不是要一家唱獨角戲,而是要歡迎各方共同參與;不是要謀求勢力范圍,而是要支持各國共同發展;不是要營造自己的后花園,而是要建設各方共享的百花園。”這也印證了中國在改革后專注于開放的國家發展觀。
改革開放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基礎上,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行了探索,在順應歷史潮流中成功開創了全新的發展道路,推動了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使中國進入了世界前列,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奇跡。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實現了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飛躍、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飛躍,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光明前景。
最后,邢老師總結到:“40 年間,我們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現代化歷程,實現了從落后時代到大踏步趕上時代、引領時代的歷史性跨越。”在這一節“改革開放”主題思政課堂中,我們不僅了解到改革開放這不可或缺的中國發展根據,還知道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功的原因,這二者讓中國在更大范圍走向世界、更高層次融入世界,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