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食安|民生訪談:躬行踐履,力學篤行綻芳華
7月17日,華中農業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團前往江漢區、漢陽區進行民意訪問調查,通過面對面與市民進行溝通、手寫問卷調查,廣泛收集民眾對于食品安全與健康相關問題的看法、意見和建議。
實踐團于江漢路訪問路人張女士,張女士表示如今的食品行業存在很多品質安全的問題,希望相關部門進行整改規范,讓孩子吃的健康、吃的安全。

實踐團于江漢路對張女士進行訪問(黃子煊攝)
“我們很關注食品健康問題,一般從手機、電視上得知食品安全相關的新聞。我們一般選擇自己在家做飯吃,因為我們自己是做餐飲的,所以是很注重食品的衛生與健康的。”一位在江漢路賣綠豆湯的商家如是說道。實踐團認真聽取其相關建議并進行詳細記錄。

實踐團與商販進行訪問調查(付欣然攝)
“我一般比較關注食品添加劑的問題,一些零食中違規使用添加劑,食用后對孩子的身體健康有很不好的影響。”路人李女士說道。

實踐團對李女士進行民意調查(何石艷攝)
位于漢陽區琴臺公園的一位父親說道:“我們一般遇到食品安全問題的時候,不知道怎么處理,時間長了就不了了之,很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加大對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的行為的懲治力度。”

實踐團于琴臺公園進行訪談調查(吳卓閱攝)
琴臺公園的王師傅表示全家都非常注意食品安全問題,因為現在很多市面上賣的食品存在質量不過關等問題,他們一家堅持自己做飯吃,盡量不購買加工食品。

實踐團進行訪問調查(吳卓閱攝)
隨后,實踐團與部分餐飲服務者進行交流訪問,多數餐飲服務者表示嚴格的餐飲標準促進食品安全健康舉措的落實,也讓顧客吃的更放心、安心。

實踐團與餐飲服務者進行問卷調查(付欣然攝)

實踐團與餐飲店服務員進行民意調查(付欣然攝)
食品安全連接千家萬戶,食品安全刻不容緩,推進執法機制縱向深度發展,完善食品安全研判和應急預警機制,抓緊落實常態化嚴格監管模式,加強源頭管理,嚴把市場準入關,需要大家共同參與,食品安全是大家共同的心愿,安全食品是大家共同的責任。
文字:吳卓閱 李羿潔
攝影:付欣然 黃子煊 吳卓閱
7月17日,華中農業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團前往江漢區、漢陽區進行民意訪問調查,通過面對面與市民進行溝通、手寫問卷調查,廣泛收集民眾對于食品安全與健康相關問題的看法、意見和建議。
實踐團于江漢路訪問路人張女士,張女士表示如今的食品行業存在很多品質安全的問題,希望相關部門進行整改規范,讓孩子吃的健康、吃的安全。

實踐團于江漢路對張女士進行訪問(黃子煊攝)
“我們很關注食品健康問題,一般從手機、電視上得知食品安全相關的新聞。我們一般選擇自己在家做飯吃,因為我們自己是做餐飲的,所以是很注重食品的衛生與健康的。”一位在江漢路賣綠豆湯的商家如是說道。實踐團認真聽取其相關建議并進行詳細記錄。

實踐團與商販進行訪問調查(付欣然攝)
“我一般比較關注食品添加劑的問題,一些零食中違規使用添加劑,食用后對孩子的身體健康有很不好的影響。”路人李女士說道。

實踐團對李女士進行民意調查(何石艷攝)
位于漢陽區琴臺公園的一位父親說道:“我們一般遇到食品安全問題的時候,不知道怎么處理,時間長了就不了了之,很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加大對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的行為的懲治力度。”

實踐團于琴臺公園進行訪談調查(吳卓閱攝)
琴臺公園的王師傅表示全家都非常注意食品安全問題,因為現在很多市面上賣的食品存在質量不過關等問題,他們一家堅持自己做飯吃,盡量不購買加工食品。

實踐團進行訪問調查(吳卓閱攝)
隨后,實踐團與部分餐飲服務者進行交流訪問,多數餐飲服務者表示嚴格的餐飲標準促進食品安全健康舉措的落實,也讓顧客吃的更放心、安心。

實踐團與餐飲服務者進行問卷調查(付欣然攝)

實踐團與餐飲店服務員進行民意調查(付欣然攝)
食品安全連接千家萬戶,食品安全刻不容緩,推進執法機制縱向深度發展,完善食品安全研判和應急預警機制,抓緊落實常態化嚴格監管模式,加強源頭管理,嚴把市場準入關,需要大家共同參與,食品安全是大家共同的心愿,安全食品是大家共同的責任。
文字:吳卓閱 李羿潔
攝影:付欣然 黃子煊 吳卓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