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0日,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東風筑夢實踐隊來到山東省日照市濤雒鎮東風愛國教育基地進行社會實踐。
踏上東風愛國教育基地這片承載著厚重歷史的土地,我仿佛開啟了一場震撼心靈的時空之旅,每一步都踏在先輩們用熱血鑄就的奮斗征程之上,讓我對愛國情懷也有了更為深刻的感悟。
參觀紅色展廳,感悟愛國情懷。初入基地,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有著上世紀建筑風格的房子,歷史氣氛極為濃厚,其上鑲刻的紅星雖歷經風霜,仍格外耀眼,猶如中國共產黨歷經百年仍熠熠生輝。基地管理人員熱情地接待了我們,為我們進行講解。來到鄉村振興之路——中央一號文件學習實踐展館,“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的錚錚誓詞令我深受感動,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為了中華民族接續奮斗的身影。中國共產黨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積極推進鄉村振興。踏入展館,歷史的厚重與時代的奮進撲面而來。一份份文件、一幅幅圖片,見證著多年來國家對“三農”問題的持續聚焦:從保障糧食安全的底線堅守,到科技賦能農業的創新驅動;從鄉村生態宜居的傾力打造,到農民增收致富的精準施策。這背后是黨和國家“務農重本,國之大綱”的堅定踐行,讓我深知鄉村振興使命在肩。作為青年一代,我愿扎根鄉土,助力政策落地生花,續寫“三農”新篇。

圖 1 鄉村振興之路展館小康之路部分
走進農家小屋,感受鄉土氣息。踏入那農家小院,仿佛步入了歲月的詩章。質樸的土坯墻、古老的工具石磨,訴說著鄉土生活的艱辛與執著。屋內陳設簡單,一桌一椅、一灶一炕,凝聚著家的溫暖。看到墻角堆疊的農耕工具,聯想到農家人四季勞作的汗水;籃子里放的手工編織品,又展現出他們對生活的熱愛與巧思。在這里,遠離城市喧囂,我體悟到知足常樂的真諦,感受到土地給予的踏實力量。這份簡單純粹,如清泉滌蕩心靈,讓我明白生活的美好從不在于奢華,而源自對平凡日子的珍視。而這一切幸福生活,都得益于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實現了中華民族獨立,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踔厲奮發、篤行不怠。
訊問村民游客,了解發展現狀。為進一步了解東風愛國教育基地的發展狀況,我們對基地管理人員、附近村民以及游客進行了調查。首先,我們對基地管理人員進行了調查,得知她認為基地旅游資源設備比較完善、開發程度比較充分,未來發展潛力巨大。然后,我們對附近村民進行了采訪,她認為東風愛國教育基地與當地鄉村特色融合很好,極大促進了鄉村發展。最后,我們地理與旅游學院東風筑夢實踐隊的隊員分頭行動,對游客進行了詢問,得知大部分游客都是通過抖音等社交媒體了解到東風愛國教育基地的,打算前來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對中央一號文件學習實踐展館印象比較深刻,認為目前基地旅游項目開發很豐富,非常值得前來參觀學習。當然,也有部分游客指出,當地在促進產業多元化方面仍有所欠佳,需要加以改進。總體而言,東風愛國教育基地建設還是較為完善的,發展前景廣闊。

圖 2 東風筑夢實踐隊隊長在對基地工作人員進行訪談
離開東風愛國教育基地,我心情久久難平。這一次社會實踐,我汲取到了磅礴的精神力量,深知愛國是歷史責任,更是時代使命。作為新時代青年,身處和平繁榮年代,雖無烽火硝煙洗禮,但應在科技創新前沿、鄉村振興一線、社會服務角落,傳承先輩愛國精神,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逐夢遠航。在日常學習中精進專業知識,在工作崗位上拼搏奮進,面對困難挫折不屈不撓,讓愛國之心化為奮進之力,續寫祖國繁榮昌盛新篇章,向著星辰大海、無限未來奮勇前行!

圖 3 為實踐隊員合影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