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睿睿老師實踐隊隊員張婧睿在給一二三年級孩子們教cpr的場景。急救課上睿睿老師給小朋友們講解了溺水、地震、窒息、燙傷等情況下的急救處理,小朋友們對cpr的人體模型特別感興趣,下課后還要求老師為他們展示cpr的急救過程。由于低年級兒童年齡小,防護知識少,自救互救的技能薄弱,在各種意外事件中受到傷害的占比很大,志愿者們利用急救課程培養他們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從而具有意外事故中保護自己的能力。大學校園網通訊員 周海梅 供圖

圖為真真老師實踐隊隊員張樺楨帶領四五年級孩子們畫共青團主題手抄報的場景。此次手抄報主題為“紅領巾心向共青團,慶祝建團一百周年”,志愿者在培養孩子們繪畫能力的同時,進一步引導孩子們聽黨話、跟黨走,了解團的光榮歷史和有關知識,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激勵他們勤奮學習、志存高遠、在將來承擔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大學校園網通訊員 周海梅 供圖

圖為實踐隊隊員寫每日課表的場景。志愿者們每天晚上都會根據孩子們的學習進度與學習能力調整課程安排,因此,對孩子們來說,每天的這個時候就是揭開課表神秘面紗的一刻,孩子們總會很興奮,往往會把謄寫課表的隊員團團圍住,眼中流露出的全部是對當天課程的期待。孩子們熱忱質樸的表達方式也證明了志愿者們的心血沒有白費。大學校園網通訊員 吳建華 供圖

圖為蒿口小學校長孫校長帶領實踐隊隊員前往家訪的場景。姐姐小琪(化名)是蒿口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妹妹小瑞(化名)是蒿口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姐妹倆每日結伴上學,父母都是聾啞人,家中只有奶奶和殘疾的爺爺,姐姐承擔起了照顧妹妹的責任。孫校長與志愿者了解到她們的情況之后,后期會對姐妹倆進行心理疏導和幫扶。支教不僅是教授孩子們知識,同時也是在播撒希望的種子,關愛家庭特殊的兒童,全社會都在努力。大學校園網通訊員 郭坤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