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上午,數學與統計學院“學黨史 守初心”實踐隊進行了參觀開封革命烈士事跡陳列館線上實踐活動,實踐隊全隊隊員參與了本次線上社會實踐。
通過上網查詢了解可知,開封革命烈士事跡陳列館建于1975年,1985年清明節期間對外開放。由張愛萍將軍題寫“開封革命烈士事跡陳列館”館名。革命烈士事跡陳列館位于開封市烈士陵園內,開封市烈士陵園緊緊圍繞“褒烈育人”宗旨,大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大力弘揚先烈精神,宣傳革命烈士事跡。
陳列館展廳面積800多平方米,展墻面積600平方米,分為正廳和序廳兩部分,展墻鑲貼高清度背膠相紙圖片300余張,高清寫真噴繪、高清油畫面積290平方,制作展柜、展窗13個,展出烈士遺物168件。序廳制作24平方米的開封戰役沙盤,影壁墻上繪有24平方米反映開封戰役的原創油畫。按照以時系史、以史系人、以人系事的原則,正廳按時間順序分六個不同的時期展出104位著名烈士事跡。整個展廳圖文并茂,立體感強,生動再現了革命先烈無私奉獻精神和崇高的人格魅力,革命烈士事跡陳列館已成為對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場所。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鼓舞和激勵了整整幾代中國人。我們今后的道路已有了方向,像烈士們一樣,堅持奮斗,永不放下,永不言敗,絕不向困難屈服,絕不被自我打到。
作者:學黨史守初心來源:開封市黨史網閱讀:
社會實踐活動推薦
為提高孩子們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讓孩子們更親近自然與熱愛生活,加深孩子們對色彩運用、畫面構圖等美學知識與二十四節氣等傳統文化
為了大力傳承和弘揚“海霞”精神,探索共同富裕示范區,貢獻青春的力量,在洞頭已有的資源基礎上,尋找整合新思路,以紅色“海霞”基因
社會實踐的時間不知不覺已經開始了倒計時,畫畫的時候心中竟然還會有些不舍,我們在這個小村莊留下了太多太多的回憶,街道上,大家
  斗轉星移,彈指一揮間,我們為期半個月的社會實踐已經接近了尾聲。在這之中,不能說碩果累累,大紫大紅,但是,正如托馬斯.亨利
社會實踐已接近尾聲,回家的氣息撲面而來。由于昨天沒有午睡,工作一天后九點我就疲憊的在床上睡著了,今天起來精氣神十足,我們繼續去
今天是社會實踐的第十四天,是離回家的倒數第二天。今天我們依舊是早上5點起床,疲憊的身軀壓著我們不愿離開熟悉的床鋪。快速的洗漱
今天是社會實踐結束的后兩天了,我們今天回顧感覺時間過得好快呀,已經到了要結束的時候了,感覺十分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