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青春飛揚·啟夢于鄉”志愿服務團隊走訪空巢老人實踐活動
近年來,黨和政府一系列惠老政策在農村得以貫徹落實,使農村農村老年文化體育設施得以改善,農村老年文化事業得以發展,使農村老人得到實惠。但由于受大批農民工外出務工、撤并學校等社會變革的影響,使農村空巢老人急劇增加。老年人隨著體力的衰弱,智力的衰退,身體素質日漸向下,各種慢性疾病逐漸纏身,苦不堪言,是社會的一大弱勢群體。7月16日14時30分,“青春飛揚·啟夢于鄉”志愿服務團隊于包鸞鎮居委會出發,開展空巢老人慰問活動。
團隊集中后首先去到了包鸞鎮包鸞村委會,和當地村干部匯合,在她的帶領下正式開始了慰問活動。

志愿者們拜訪的第一家,是一對76歲高齡的夫妻。通過談話得知,老人們育有兩子,兩個兒子都在外務工,一年之間很少有機會回家。孫子們在豐都縣城上學,平時也不會回包鸞,家里便只有老夫妻兩個人。下午的天氣十分炎熱,而老人們的家里卻未安裝空調,只有一個陳舊的老風扇“吱吱呀呀”的轉動著。據老人所說,家里的收入主要是靠種莊稼賣糧食得來,而今年的玉米由于天氣原因收成只有去年的七八成,只能勉強度日。而孫子在城里上學是一筆不小的花銷,兒子不得不在外多干一些工作維持生計。志愿者們看著這副景象,不禁心生酸楚,紛紛囑托老人保重身體。

隨后志愿者們又拜訪了村里的一家獨居老人。老人的三個孩子其中兩個女兒都在重慶務工,兒子則在外地干活。平時都很少回家,只有春節得以在家待幾天。她一個人種了四畝田,三畝地維持生計。但近年來年輕人都更喜歡吃樣子耐看的大棚蔬菜,而農民們用生態肥澆灌長大的蔬菜由于受到害蟲的侵蝕樣子丑陋,不被人們喜歡。

在生活中人們總是有許多的不得已,讓他們不能陪伴在年邁的父母身邊,但這不是空巢老人們“孤獨”的必然原因。“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無論身處什么樣的境地,為人子女都應該留出一只耳朵,傾聽老人們的話語。就像團隊隊長所說的:“老人們真正需要的其實是一個傾聽他們叨叨嘮嘮說話的人罷了。”傾聽的心語終將變成一份溫馨陪伴一顆孤寂的心。

記者:彭婉瑩
攝影:吳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