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宣講中,實踐隊員們學習到很多關于團史和黨史的知識,其中包含很多英雄事跡。為更深刻地學習英雄事跡,實踐隊員積極開展線下實踐。
由于疫情及地理原因,實踐隊員余源遠與姜政在做好個人防控的情況下,先后前往信陽市商城革命紀念館展開實地調研。實踐隊員一共參觀學習了四個展廳,分別為商南起義和商東工人武裝暴動,商北農民暴動、商西農民暴動和商城縣蘇維埃政府的建立,革命根據地的各項建設,張家花園的古建筑史和建立赤城縣蘇維埃政府的史績。實踐隊員表示“當年,黨領導商城勞苦大眾,點燃大別山烽火,滾滾驚雷響遍了豫南大地。今天,我們繼往開來,不忘初心,憶黨史、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另一位實踐隊員趙苗琪懷著對陳嘉庚先生的敬佩與仰慕之情,趕往了位于廈門集美學村的陳嘉庚先生紀念館進行參觀學習。陳嘉庚先生于1961年8月12日在北京病逝,終年八十七歲,國家給予國葬的哀榮,靈柩運回集美,安葬于“鰲園”中。在參觀過程中,實踐隊員認真聆聽了工作人員講述的陳嘉庚先生的生平事跡。陳嘉庚先生一生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的建設作出了不朽貢獻。曾被毛澤東稱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周恩來這樣評價他:為民族解放盡最大努力,為團結抗戰受無限苦辛,誹言不能傷,威武不能屈,慶安全健在,再為民請命。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包括抗戰英雄在內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事跡和精神都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通過三位實踐隊員的分享,本次實踐學習以后,全體實踐隊員都更加認識到英雄的重要性,日后,定會將英雄精神牢記心中,擔負起青年使命,為祖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