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青”社會實踐團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主題展開調研,在此次調研中,實踐團了解了博山區顏神古鎮的發展情況,分析了古鎮未來的發展方向和公司定位。
本次實踐活動亮點內容如下:
一、熟悉調研地周圍環境
7月2日,實踐團成員共同完成出征儀式,在工作人員的引導和解說下先后參觀顏神古鎮營業區域,對古鎮的建筑、歷史發展和未來發展方向進行了全方位了解。實踐團成員隨后回到所在賓館進行衛生清潔、文件整理等工作。在此之前,團隊成員還準備了999感冒靈、礦泉水、花露水、藿香正氣水等夏季用品。
二、與當地建立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
7月3日經濟學院黨委副書記孫兆揚,團委書記孫兆風,馬克思主義學院老師牛鳳燕,輔導員郭洪濤,毛婷前往淄博市博山區原山古鎮參加并對“林小青”社會實踐團隊成員進行親切交流,了解了團隊成員實踐的吃穿住行等情況。顏神古鎮總經理吳江燕,產業發展部總監張雪,研學部經理侯旭明參加了此次揭牌儀式。首先張雪給予了學院領導及社會實踐成員熱情招待,并深入古鎮營業區域,對古鎮建筑逐一進行仔細講解,詳細了解了各個古建筑的來歷及營業優勢。同時就古鎮未來發展方向,企業的發展情況以及未來規劃等方面與學院領導進行深入交流。
隨后,雙方領導在古鎮會議室簽訂了《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共建協議書》,在會議上雙方就公司定位,下一步發展方向以及實踐基地建成后的合作方向進行更深一步探討。會議上,孫兆揚表示顏神古鎮對當地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起著積極作用,可以作為學校的一個課題進行研究。他還提到,學校可以與古鎮進行對接,在百年之光展或博物館進行大型志愿服務活動。吳江燕也表示,也將為實踐隊提供歷練平臺,希望山東理工大學與古鎮的關系更加友好。隨著簽約的完成,標志著雙方合作邁上了一個新臺階。最后,在會議室門口,進行大學生實踐基地揭牌環節,雙方領導及“林小青”社會實踐成員進行合照。此次會議的順利進行,標志著博山區將為大學生思政教育、社會實踐服務提供廣闊平臺和便利條件,山東理工大學也將充分發揮學校專家學者智庫力量,努力使顏神古鎮成為大學生接受社會教育的大課堂,成為校地合作助力鄉村振興工作的示范點。
三、對當地經濟發展情況進行了解
7月4日,實踐團成員與文旅局,自然自然局,雨點釉博物館等地進行探討研究博山區旅游業,服務業,以及傳統文化對當地經濟的影響。實踐團成員向各地方負責人了解情況,對以后的發展方向提出建議。實踐團成員強調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理念。
四、開展黨史學習活動
7月5日,實踐團前往顏神古鎮對百年之光博物館進行參觀,博物館以工業史為載體講黨史,回溯建黨百年歷程,挖掘紅色工業資源,傳承紅色精神基因,打造黨史學習教育基地,更好踐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引導實踐團成員學黨史、強信念,堅決響應黨中央號召,繼承、發揚偉大的建黨精神。據悉,整個展覽以建黨百年和工業百年為兩條主線,突出“一大”、“一五”、“一百”三個對淄博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歷史節點,雙線敘事,融合表達,呈現黨領導淄博工業的紅色傳承、歷史貢獻、探索發展和時代價值。在此次參觀中實踐團成員們學習了從改革開放到如今的新時代,工業發展理念逐步改變,從高速度到高質量發展,從經濟盈利為主要目轉變為新發展理念,共同致力于淄博經濟產業的發展。
五、對制窯業進行親身實踐
7月9日,實踐團成員聯系文旅局與雨點釉博物館進行對接,與雨點釉第三代傳人進行制窯業現狀,雨點釉的行業市場,未來面臨的問題進行了解和探討。隨后與雨點釉第四代傳人引領下對博物館進行參觀,了解了從古至今雨點釉的外形,顏色等隨著時間的變化情況。在參觀期間,在第四代傳人的指導下,社會實踐成員對雨點釉拉坯過程進行親身實踐。感受到了傳統技藝的樂趣,以及每一件成品成型的不易。此次對制窯業的親身實踐更有利于實踐團對當地經濟以及傳統工藝的發展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通過此次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團成員對博山區生態與經濟發展的狀況有了充分的了解,并感受到社會實踐對當代大學學生認識社會的意義,使更多的青年為社會經濟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