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習總書記“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的號召下,7月18日,南京師范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社會實踐學生隊伍于淮安市第二特殊教育學校開展海洋科普課堂系列活動。學生團隊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名小小點燈人,點亮聾啞孩童們對海洋的好奇與熱愛,點亮特殊孩子們美好芳華的春色,點亮全社會對海洋文明的關注與重視。

在活動準備階段,學生團隊在指導老師的建議下通過視頻、圖片和動畫等有趣形象的方式展示豐富的海洋知識,同時,各位小老師們還學習了簡單的手語,從而能更好地與孩子們進行交流。經過反復修改、線上會議的排練,最終的課堂不僅細致地介紹了潮漲潮落、深海生物、海洋污染等知識,而且實現了孩子們的積極參與,讓孩子們徜徉在廣袤地知識海洋中。

在互動環節,孩子們踴躍地回答了老師們提出的海洋知識問題,“海洋占地球面積的多大?”,“最大最深的大洋叫什么?”,“為什么鯨是哺乳動物?”……孩子們積極舉手回答,展示著今天課堂的收獲。

在活動過程中,孩子們還在小老師的引導下畫出了他們心目中的海洋,一幅幅童真的海洋畫卷講述了他們對于海洋的向往與喜愛。

在普及新知識的同時,南師大的學生團隊還與孩子們一起做游戲,搶凳子、兩人三足比賽在一片歡聲笑語中進行。孩子們勝利時的笑顏、贏得獎品時的自豪,讓在場的所有人相信:關愛能演奏旋律,扶助能唱出歌曲,孩子們無聲的世界也能演奏出燦爛的樂章。

活動的最后,南師大的小老師們帶來了一段手語操《愛》,希望通過孩子們的方式向他們傳遞溫暖、真摯的愛,也祝愿孩子們的未來道路上能時刻充滿著愛。
在此次活動中,學生實踐團隊不僅給孩子們科普了初步的海洋知識,也讓保護海洋、熱愛海洋的小小種子在孩子們心中萌芽。
據了解,南京師范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社會實踐學生隊伍未來將繼續在青少年中普及海洋知識,鏈接各方資源,持續開展相關活動,努力揚起社會海洋知識普及的朵朵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