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堤鎮位于長垣東北,處兩省四市交界地帶,距縣城30公里,是黃河灘區、背河洼地區,更是革命老區。這里,是一片斗爭的土地,訴說著民族不屈的抗爭;這里,是一片紅色的土地,寫滿革命精神的傳承和紅色基因的延續。
小隊成員到達目的地后看到了“銘記歷史,緬懷先烈 珍愛和平 開創未來”十六個大字。走進廣場,映入眼簾的是人物雕像,栩栩如生的雕刻給人一種歷史的沖擊力。那不但有敢于反抗的成年男子,也有毫不畏懼的孩子。他們拿起武器,保護家鄉、保護親人、保護自己。大門旁側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格外醒目,引得不少孩子爭先恐后地參觀學習。走進大門,小隊成員注意到石碑上的文字,并認真學習上面的內容。
說長垣的黨史離不開趙堤,第一個農村黨支部成立于此;說長垣的抗日史離不開這里,這里發生過小渠抗日阻擊戰和小渠慘案;說長垣的解放史離不開這里,這里是濱河縣委縣政府所在地,被稱為長垣的“西柏坡”……小渠慘案的發生,不是孤立的事件,它是抗日戰爭中的一段血的歷史,是日寇兇殘地鐵的見證。日本戰犯鈴木啟九在法庭上供認:1944年10月17日,在河南省長垣縣小渠村,以刀砍、火燒和推入井內淹死等手段,殺害無辜百姓約600人。小隊成員對1944年發生過小渠抗日阻擊戰的感受頗深。廣場的正中央是一座“小渠慘案紀念碑”,上方手持武器,時刻警惕敵人的戰斗英雄目光注視著遠處,時刻為戰斗而準備著。廣場盡頭有一幅描述“小渠慘案”的場面,讓小隊成員深刻地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和人民的反抗。
通過此次的實踐活動,小隊成員深切的體會到了革命先輩的英勇無畏、不怕犧牲、甘愿為家鄉奉獻的精神,同時也更加明白了今天生活的來之不易。在迎來歷史飛躍、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今天,更需要堅守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更需要發揮紅色文化鑄魂育人的功能,傳承和發揚紅色文化,新時代的青年人更應當義不容辭、一馬當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