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相識,線上互助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綿延不斷,基礎在教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基礎在教育。當今時代興辦教育,就是要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全民族創造活力。為此,山東理工大學“向日葵”社會實踐團,以“五育”為宗旨為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大店鎮八一愛民小學和中心實驗小學的學生們展開支教活動。7月19日是線上支教的第九天,“向日葵”實踐團各方面工作進展順利,家長、同學們反響強烈,團隊成員熱情高漲。“向日葵”實踐團始終繞著“五育”展開支教活動,為同學們設計了一系列課程,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同學們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今天支教活動中各班級的課堂氣氛活躍、同學們精神飽滿、“老師們”幽默詼諧。
總結線上九天支教“向日葵”實踐團成員表現出認真負責、干勁十足、迎難而上、積極改變的精神,展現出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難、不懼犧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責任,展現出青春激昂的風采,展現出中華民族的希望!團隊負責人表示“我們一定會繼續發揚團隊優秀品質,戒驕戒躁認真完成后續線上支教活動”。隨著支教活動的進行大店鎮中心小學學生以及大店鎮八一愛民小學的同學們也都適應了線上教學模式,課堂繼續和效率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今天“向日葵”社會實踐團對各年級的教學工作進行了總結,及時發現支教中出現的新問題并想出對應的解決方案。上午一年級進行了心理課的授課,主要講解了心理學知識,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怎樣做一個陽光積極的人,怎樣保持一個陽光積極的心態,引領同學們進入了心理學的殿堂,豐富同學們的課外知識。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播放簡單動畫的授課形式讓同學們更容易理解一些抽象概念,同學們對學習這類新鮮知識非常感興趣。課后同學們也對老師表示感謝,釘釘群中一句句“老師,您辛苦了!”是對老師最大的慰藉。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放眼古今中外,人類社會的每一項進步,都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尤其是現代科技的突飛猛進,為社會生產力發展和人類的文明開辟了更為廣闊的空間,有力地推動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為了讓同學們深入了解科學,上午二年級進行了科學課的授課,本次授課首先讓同學們學習溶解和攪拌,并了解科學探究基礎方法——“假說-演繹法”和“對比法”,明確溶解對照實驗進行時的操作以及現象。其次,觀看視頻,繼續深化和明確攪拌以及溶解的相關知識。最后,老師實體操作給同學們展示了“加入白糖會不會影響食鹽的溶解速度”。同學們對于本次課程表現出極大的興趣,積極性也明顯提高,相比起文化課,學生們更喜歡上實驗探究課程,日后實踐團隊也會加大實驗探究課程的比例,在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為國家的科學人才培養貢獻一份力量。
優秀人才的培養不僅需要傳授課本的知識,還需要學習課本外的內容,開拓眼界。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精神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心中,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維系著華夏大地上各個民族的團結統一,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祖國發展繁榮而不懈奮斗。愛國主義精神的培養對個人,對國家都有深遠的意義。今天三年級開展了素質拓展課,向同學們介紹了少先隊、隊旗、隊徽等,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對于少先隊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明白進入少先隊不僅僅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責任,是愛國主義精神的體現,是青年人的擔當。當戴上紅領巾的那一刻起,就做好了肩負起國家使命的準備。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代中國青年是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負重任。廣大青年要愛國愛民,從黨史學習中激發信仰、獲得啟發、汲取力量,不斷堅定‘四個自信’,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樹立為祖國為人民永久奮斗、赤誠奉獻的堅定理想。”向日葵社會實踐團也會秉持這個理念,從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促進人才的全面發展。在日后課程的開展中,不僅重視文化課的教學,也教授學生們科學、美術、音樂、素質拓展等課程,讓他們學到書本之外的知識,在學習中激發信仰,獲得啟發,成為國之棟梁。
此次“七彩假期”志愿服務活動向日葵暑期社會實踐團為孩子們精心設計的課程主要包括講黨史、手工、音樂、美術、舞蹈、吟唱、體育、語數外等在內的課業輔導,在促進鄉村人才振興上發揮著重要作用,旨在讓孩子們度過一個充滿青春活力的七彩暑假生活。
作者:喬俊豪 秦立時 秦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