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展鄉村振興壯美畫卷
7月18日,山東理工大學創飛科技-機械實踐團先后抵達東賢友村與西賢友村進行地圖航拍,并對所拍攝的照片進行處理,繪制村莊航拍地圖。
航空拍攝前,實踐團隊首先對當地天氣狀況進行查看,隨后,劉昊坤、趙明遠二人分別前往東賢友村與西賢友村,對其地域進行仔細勘察,最終分別選定兩地制高點進行拍攝。為保證檢測的高效性與準確性,團隊拍攝過程中使用無人機Mavic air2。劉昊坤和趙明遠將其組裝和調試后,起飛觀察飛行環境,隨后將飛機云臺角度調整為90°,按照每張照片需有30%重合度和飛行高度一致的原則進行航拍。賢友村房屋結構復雜、錯落分布,air2憑借其4800萬超高像素以及8K延時和焦點跟隨功能,將村莊地形地貌、房屋分布清晰呈現。
航拍結束后,孫舒鵬、王文豪、龍鵬超三人在賓館對航怕數據進行整理,將無人機拍攝素材導入統一文件夾后,利用ps技術繪制出此次航空拍攝地圖。同時全面搜集村莊地理信息,并在合成地圖上做好標注、設計與美工處理等,以地圖形式直觀的展現了村莊地理位置、地形特征、人文遺產、資源情況及建設情況。
此次航空拍攝,團隊通過操作無人機進行航拍任務,利用無人機航拍記錄鄉村全貌,在地圖制作過程中,進一步調研鄉村的地名地址、文物等信息,促使團隊更好的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同時也幫助當地政府切實做好美麗鄉村的建設工作。
以創新雨露,迎振興曙光
7月19日,山東理工大學創飛科技-機械實踐團前往穴坊鎮東賢友村對村莊進行傾斜攝影,并對所拍攝的照片進行處理,生成鄉村三維模型。
上午,實踐團成員抵達穴坊鎮東賢友村村民委員會大院,隊長孫舒鵬在院中組裝作業所需要的無人機大疆經緯M300RTK,給無人機裝配鏡頭禪思P1,使用DJI Piot2對東賢友村進行建模區域的航線規劃,并調整好飛行和拍攝參數。隨后起飛無人機,操控無人機進行自主作業,飛機將采集深度信息、圖像信息、位置信息。期間孫舒鵬時刻觀察飛機飛行姿態,確保飛機飛行安全。隊員王新聰和付佳穎使用大疆司空2軟件云上實時查看作業狀態和航線狀況,帶來全面、實時的態勢感知,實現團隊信息高效聚合、處理與同步,保證作業安全,提高作業效率。無人機傾斜攝影結束后,隊員劉昊坤按照操作步驟拆卸無人機。
下午,趙明遠將無人機所拍攝圖片導入DJI Terra軟件,并使用大疆智圖配合先進的定位、融合、建模等技術,進行影像密集匹配、空加三密處理,生成密集點云,隨后將待測對象的紋理映射上去,生成真實的村莊三維模型。隨后閔許子聰和和趙明遠對三維模型進行精修,最終得出高精度、高真實感的東賢友村三維模型。
三維建模能精準反應東賢友村的地物情況,幫助當地城鄉規劃部門更詳細的了解農田面積、村莊周圍地形分布、房屋、道路距離等數據。而且該模型能夠對當地鄉村的區域進行放大查看,便于當地部門規劃村莊的土地利用,增強當地鄉村區域土地的經濟價值,提高土地利用率,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建設鄉村,幫助當地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以科技力量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
7月20日,創飛科技-機械實踐團成員前往穴坊鎮東賢友村進行村莊電力巡檢,隨后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保障村莊電力安全。
上午,實踐團抵達東賢友村主要高壓電塔附近后,根據隊長孫舒鵬的分工,電力巡檢工作有序開展。孫舒鵬帶領隊員閔許子聰和沈紅昕勘測電線附近環境,確定無人機巡檢范圍。隨后趙曉鵬組裝無人機Maviv air2并起飛,在無人機巡檢范圍內進行深度排查,確定巡檢高空主要障礙物及重點檢測區域,確保行業機巡檢環境安全并提高檢測效率。巡檢工作正式開始后,王俊杰組裝無人機經緯M200,并裝備禪思XT2鏡頭,在選取行業機最佳起飛位置后,操控其進行電力巡檢。同時王文豪實時監測操控界面,閔許子聰和沈紅昕分工監測無人機機位,保障無人機作業安全。
下午,隊員龍鵬超將巡檢數據導出并進行預處理,隨后孫舒鵬對數據進行詳細分析,并將村莊居民用電線路及電塔的問題分組處理,隨后史文政對存在問題進行整理,最終得到一份詳盡的電力巡檢報告。
此次實踐團使用無人機對東賢友村進行電力巡檢,在最大程度上實現了對村莊電路的全方位排查,有利于提升日常的預防與準備,推動風險的源頭治理,從根本上保障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在這三天的社會實踐當中,實踐團利用無人機對村莊進行地圖航拍、傾斜攝影及三維建模和電力巡檢等工作,并對所得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得到完整的村莊航拍地圖、三維模型和電力巡檢報告,有利于當地政府對村莊進一步完善開發,切實維護村民生命財產安全,真正地落實了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等理念,用科技助力當地鄉村振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