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上午,實踐團成員來到新府山易地移民搬遷農業產業園,產業園負責人王增崢熱情接待了這支朝氣蓬勃的青年團隊,并與她們合影留念。隨后,實踐團在產業園技術指導朱延朝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多個蔬菜水果大棚,朱老師為成員耐心講解大棚的運作模式及每個農作物的生長習性、生長周期、病蟲害防御、培育方式等內容,并為實踐團演示了大白菜育苗的全過程。參觀結束后,實踐團對王經理進行了深入采訪。
據王經理介紹,新府山易地移民搬遷農業產業園是府谷縣農投集團農豐農產品經銷有限公司的下設產業,園區占地面積為183.9畝,共建日光溫室大棚13個,雙梁拱棚8個,另有室外種植五十多畝。目前,大棚基本實現了現代化管理,棚膜、棉被都是自動化、電器化的。在種植技術方面,由朱老師全力把控,保證農作物的高品質高產量。農作物成熟采摘后,主要售往府谷本地的各個農貿市場。產業園建設的初衷是為了解決新府山易地移民搬遷貧困戶的就業問題,始終持著方便他們就地就業的原則。園區內現有員工15人,其中含搬遷貧困戶10人,這些員工在朱老師的指導下,掌握了先進的種植技術,實現了從普通農民向農業技術員的轉變。他們每個月的工資在3500-4500之間,具體數額按不同崗位性質來定。針對產業園的未來發展規劃,王經理表示,希望把園區打造成府谷縣的現代化農業產業園,以采摘為主,方便當地居民和游客游玩采摘,帶動當地經濟發展,促進就業。
“為農民謀幸福,為農村謀振興,為農業謀發展。”7月19日上午,實踐團成員到達府谷縣農業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在大廳墻上看到了這三句話,這是公司創立的初心與使命。農投公司是府谷縣人民政府為創新農業投資方式,扶持農業產業化發展,加快推進特色農業建設,于2010年4月成立的國有獨資企業。公司成立的遠景是創新農業投資方式,扶持農業產業化發展,加快推進特色農業建設。2017年7月,成立子公司府谷縣扶貧產業發展公司。通過調研采訪,實踐團了解到,因為府谷縣不屬于八百三十二個貧困縣,縣里的農產品無法在832平臺銷售,為了解決當地一些貧困戶農產品的銷售問題,2020年10月,在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府谷縣扶貧產業公司成立了府谷縣消費扶貧服務平臺,主要用于全縣扶貧產品的銷售與推廣,2021年,線上平臺銷售數額達500多萬元。與此同時,配套成立府谷縣消費扶貧服務公司。
公司整體采用實體店經營和線上消費扶貧服務平臺相結合的模式,實體店經營以府谷縣特色農產品為主,包含“海紅果”系列產品、黃米、紅棗、海棠果等等,著力于打造當地特色品牌。此外,店里還設置了“扶貧產品”專柜,助力扶貧產品的銷售。實踐團還了解到,公司的電商和直播帶貨正處于起步階段,帶貨平臺缺少知名度,粉絲量少,每天下單數量少,但是,帶貨主播張丹經理說:“電商模式的發展除了極大地改變了農民的生活方式外,更為貧困地區的脫貧工作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動作用。雖然我們公司的直播帶貨項目剛剛啟動,還未做出什么明顯的成效,但我相信,只要我們攜手努力,一定可以讓府谷的農產品打響知名度。”
通過此次走訪調研,實踐團成員切身感受科技興農、產業助農,從農產品的現代化種植、現代化管理,到農產品的線上銷售,處處展現著新時代科技的力量,農村產業發展優勢顯著。實踐團同時發現產業發展存在規模小、品牌效應差、容納勞動力有限等一系列問題。鄉村振興 ,任重道遠,全黨全人民當堅持科技興農、產業助農,發展高質量農業,堅定不移的走強農興國之路,合力逐夢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