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隊員們懷著激動的心情踏上了前往紀念館的路途。即將到到目的地時,映入眼簾的便是掩映在一片翠綠之中的王稼祥故居紀念館。
序廳的迎面臺座上,矗立著王稼祥青年時代純白色紀念雕像。左右列置的4塊將軍紅石碑,鐫刻了王稼祥青少年時代寫給鄉親好友書信的原文節錄。面對著莊嚴的王稼祥塑像,實踐隊員們莊重肅穆地向王稼祥同志的塑像鞠躬致敬。正是因為革命先輩們付出的所有,用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的生平換來了現今的太平盛世,才有了祖國的發展日益前進,一步步向前更好的發展。
隨后實踐隊員們進入紀念館館內開始參觀了解王稼祥同志的生平經歷。跟隨著解說員的講解在一張張照片前駐足、聆聽,再到下一張照片背后的故事和經歷,實踐隊員們深刻感受到了王稼祥同志著一生的光輝事跡和偉大歷程,為中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故居坐北朝南,一進三間,磚木結構,是一幢具有皖南地方特色的徽派民居建筑。由八字院門、大院、正廳,廂房、門屋及廚房等組成。實踐隊員還參觀了王稼祥同志出生時的房間以及書房兼臥室,雖然室內陳設一切都十分的簡樸,但是卻井井有條,十分整潔。在一張張照片的背后,實踐隊員們了解到在中國共產黨著名的轉折點遵義會議上,王稼祥同志起到了關鍵重要的一步,在長征途中,王稼祥勇于擔當,積極爭取各方面對毛澤東軍事路線的支持,最終促成遵義會議的召開。后來,毛澤東在接受美國記者斯諾采訪時,多次談到“遵義會議沒有王稼祥不行,王稼祥在遵義會議上投了關鍵的一票”。由此可見王稼祥同志是多么偉大的一位人物。
紀念館里存放著的一張刊有王稼祥《中國共產黨與中國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的《解放日報》,這一張泛黃的報紙,忠實記錄了王稼祥在黨的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毛澤東思想這個概念,“中國民族解放整個過程中——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正確道路就是毛澤東同志的思想,就是毛澤東同志在其著作中與實踐中所指出的道路。毛澤東思想就是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中國的布爾什維克主義,中國的共產主義。”歷史不會忘記,王稼祥提出的毛澤東思想的科學概念,為凝聚全黨的意志和信念,開辟繼續前進的道路,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此外,實踐隊員們還了解到王稼祥同志更是第一位中國駐外大使,他用出色的能力為我國發展對外關系做出了重要貢獻。
通過實踐隊員們的親身實踐體驗和感悟,深刻感受到王稼祥同志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堅持真理、立黨為公、光明正大等崇高革命品德和優良作風。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傳承和發揚革命先輩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和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以身作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懈努力。正如紀念館的結束語上說的:王稼祥同志的一生,用自己的思想和行動展示了共產黨人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立黨為公、光明正大的崇高品德和優良作風。從王稼祥同志為革命事業奮斗一生,實踐隊員們也認識到一定要學習老一輩革命家的優良作風,努力學習,長大后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這次參觀學習之后,實踐隊員們也深入了解了王稼祥同志的一生,開闊了隊員們的視野,豐富了隊員們的知識儲備,增強了自身的歷史責任感、使命感以及愛國主義情感,使實踐隊員們明白了現今的幸福生活是不易的,應該好好珍惜并且運用自身的專業能力爭做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