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坎坷治污路,東湖碧波浩蕩來
(指導老師:黎益君、王惟郅 通訊員:黎詩琪、易詩晨)7月24日,調研團在禹山鎮政府工作人員以及東湖濕地公園管理所工作人員陪同下來到了華容縣東湖濕地生態公園。調研團初到東湖,無不為綠柳成蔭的湖岸、碧波蕩漾的湖水、鳥語花香的環境而深深吸引。濕地公園展陳館矗立岸邊,風格獨特的建筑與美麗的東湖兩相呼應,構成了一幅美不勝收的濕地畫卷。誰能知道,這樣美麗的水域五年前還是水質為劣五類、被湖南省掛牌督辦的生態治理過程中難啃的“硬骨頭”呢?
行走于美麗的東湖畔,楊柳依依,花香陣陣。東湖作為華容縣最大的內湖,水域面積3.2萬畝,與2個鄉鎮、8個行政村相接,千百年來,東湖的水滋養了無數的漁民、農民、曾幾何時,東湖水域由于周圍漁民投肥養魚,導致東湖水富營養化嚴重,湖水含磷總量大大超過國家標準;同時為了追求更大經濟利益,部分漁業公司和沿岸漁民對東湖漁業資源進行了掠奪式的開發,導致東湖漁業資源趨于匱乏,東湖水域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更為嚴重的是,在東湖周圍有4.9萬畝農田,農業生產以及居民生活污水直排東湖,對東湖水質的惡化也造成了較大影響;從自然角度,東湖海拔較低,與華容河、長江、洞庭湖均不直接相連,補水換水困難,水體自凈能力弱。
習總書記說,要想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良好的生態環境事關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事關偉大事業的可持續發展。為了對保障沿岸居民正常的生產生活,本著對子孫后代負責、對千秋大業負責的態度,華容縣委縣政府以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的勇氣和決心,拉開了浩浩蕩蕩東湖水污染治理攻堅戰的序幕。近年來,華容縣將東湖水環境治理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嚴格落實東湖水環境治理三年行動方案,堅持高位推進、控源截污、系統整治、科學規劃和依法治理,東湖水環境治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效。
全力推進,東湖的水質更清澈了。
眺望東湖,映入眼簾的盡是碧波浩蕩,這是肉眼可見的清澈,根據環保部門的數據,截至2021年底,東湖全水已經徹底退出劣五類水質;東湖岸邊矗立著一座東湖濕地公園展陳館,擔負宣講教育的功能,經過職能部門多次走訪沿岸居民,宣傳環保政策,強調環保的重要性,周圍居民的環保意識都得到了極大提升;為了讓東湖的水環境得到根本性的治理,清澈的水質得到長久性的保持,岳陽市和華容縣都采取了切實有效的措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點就是興建補水工程,通過利用地勢落差開挖水渠,印引長江、洞庭湖的水入東湖,加快東湖水體交換速度,提升東湖水體自凈能力。東湖禁止投肥養魚后,為了保證周圍漁民的生活水平,華容縣鼓勵漁民轉型發展,減少對東湖的依賴。在走訪過程中,一些繼續從事漁業的漁民也沒有再使用東湖水,而是開挖魚塘,利用雨水,實現池水互換。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華容縣憑借“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毅力和決心,打贏了這場污染防治攻堅戰,還給華容縣人民一個碧波蕩漾的秀美東湖。這不僅是華容縣秉持以民為本、綠色發展理念的深刻體現,更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基層、在祖國大地上的生動實踐。華容縣以勇氣和智慧,譜寫了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壯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