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修復:為產業發展筑牢綠色根基
在走訪過程中,實踐隊員了解到,廣饒縣在發展生態農業的同時,深刻認識到生態環境是產業發展的基礎。因此,當地同步開展了大規模的生態修復工程,對受損的土地、水體和森林等生態系統進行治理。
針對長期過度開墾導致水土流失嚴重的土地,當地實施了土地整治和生態修復項目。通過植樹造林、建設水利設施等措施,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土壤質量。“經過幾年的努力,原本貧瘠的土地重新煥發生機,如今已成為一片片肥沃的農田和郁郁蔥蔥的果園。”村主任講到這里,臉上洋溢著幸福和喜悅。
在水體生態修復方面,當地政府加大了對河流、湖泊的治理力度。村干部賈先生講到,他們關停了一批污染嚴重的企業,建設了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設施,對生活污水和垃圾進行集中處理。同時,開展了河道清淤、濕地恢復等工程,改善了水生態環境。如今,曾經污濁的河流變得清澈見底,河岸邊水草豐美,魚蝦成群,吸引了眾多水鳥棲息。良好的水生態環境不僅為生態農業灌溉提供了優質水源,還為漁業養殖和鄉村生態旅游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近年來,廣饒縣協同發展的步伐持續推進,為鄉村建設帶來新的機遇。石村村委會主任說:“生態農業與生態修復的協同發展,讓廣饒縣的鄉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生態環境的改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才和資本回流鄉村。許多在外打工的年輕人看到家鄉的發展機遇,紛紛返鄉創業,成為鄉村振興的新生力量。
走訪調查中,實踐隊員了解到,在產業發展的帶動下,當地農民的收入水平顯著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得到極大改善,鄉村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通過此次實踐,隊員們深刻感受到,生態修復與生態農業為鄉村振興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未來,石村必將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建設成為更加和諧美麗的鄉村。
(通訊員 賈欣橦)

圖為青禾護鄉實踐隊合照。賈欣橦 供圖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