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期待與使命感,“漁隅勘行”社會實踐隊踏入張家臺村。一進村,隊員們便被獨特的漁村氛圍吸引,錯落房屋、岸邊漁船,處處洋溢濃郁海洋文化氣息。
在村委會工作人員熱情接待下,隊員們與村委會書記深入交流。書記介紹,張家臺村有村民約1700多人,民宿產業發展迅猛,占全村產業的30%,漁業和旅游業是驅動村莊經濟發展的雙引擎 。

圖為張家臺村書記向隊員介紹本村基本情況。孫夢涵 供圖
村委會作為村莊發展的核心領導,推行村務公開,采取措施促進旅游業。通過專業團隊規劃,改善了民宿分布,提升了村莊形象。統一分類布局后,民宿區域得到更新。同時,村委會投資改善照明,提升了夜晚旅游環境。這些行動體現了村委會對村莊發展方向的準確把握和高效的組織協調能力。

圖為張家臺村村民事務公開欄。齊曉曉 供圖
除了硬件設施的投入,村委會還特別重視與外部組織的合作,積極引入外部資源以助力村莊的發展。特別是與文化旅游局的合作尤為緊密。今年春節期間,在文化和旅游局的指導與支持下,張家臺村計劃舉辦一場名為“歡歡喜喜過大年”的大型活動。該活動將融合當地民俗文化、特色美食以及漁家傳統表演等多種元素,目的是吸引游客來體驗鄉村的年節氛圍和漁家的風情。文化旅游局的參與不僅帶來了更多的宣傳資源和政策支持,還顯著提升了張家臺村的知名度和旅游吸引力。這種多方協作的發展模式,充分展示了社會組織在鄉村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并形成了推動鄉村旅游發展的強大合力。
宣傳發力,拓展發展格局
在信息時代,宣傳推廣對地區發展至關重要。張家臺村村委會積極拓寬宣傳途徑,利用媒體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力。
村委會與日照廣播電視臺建立長期合作,通過新聞和專題節目展示村莊的自然風光、特色產業和民風。電視臺團隊深入拍攝,展現村莊魅力。同時,村委會在新媒體平臺活躍,通過官方公眾號發布旅游資訊、活動信息和民宿推薦,讓更多人獲取村莊動態,吸引游客。
去年四月,張家臺村受到中央電視臺采訪,成為全國焦點,知名度和美譽度顯著提升。央視深入報道村莊漁業、旅游產業和鄉村治理經驗,展示充滿活力和創新的鄉村形象。這次高層次宣傳為村莊帶來發展機遇,吸引游客,促進經濟發展。
直面挑戰,謀求突破發展
調研中,隊員們發現張家臺村發展受街道狹窄問題影響。旅游業興盛導致游客增多,尤其旺季時街道擁堵,影響游客體驗和交通秩序,限制了旅游業發展,也給村民生活帶來不便。
為應對挑戰,村委會計劃拓寬街道,并已開始前期準備。書記表示,工程將顧及村莊布局和居民需求,盡量減少對日常生活和環境的影響。盡管面臨資金和土地協調難題,村委會有信心克服,為村莊未來打下堅實基礎。
總結展望,攜手共創未來
通過“漁隅勘行”活動,小組成員深入了解張家臺村的組織和發展。在村委會和社會組織合作下,張家臺村在漁業和旅游業取得成就,盡管面臨街道狹窄等挑戰,但其發展態勢和潛力令人鼓舞。
張家臺村有望在鄉村振興中繼續進步,基礎設施改善將促進旅游業繁榮。利用海洋資源和文化,開發特色旅游項目,滿足游客需求。同時,加強傳統漁家文化保護和傳承,通過文化活動讓其煥發新活力。(通訊員 熊飛亞)

圖為實踐隊員合照。牛紫怡 供圖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