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末至1月中旬,東南大學“漯河紅跡行” 團隊便有條不紊地開展各項準備事宜。成員們不僅潛心鉆研采訪技巧,還設計調查問卷,為后續實踐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同時成員們線上利用大數據分析等手段,廣泛收集信息;線下深入社區等地,與民眾面對面交流,獲取一手資料,為實踐活動筑牢堅實基礎。
1月18日-23日,團隊成員分別到漯河受降亭、漯河烈士陵園、南街村進行實地調研。
受降亭,這座見證了抗戰勝利偉大時刻的建筑,承載著中華民族不屈的抗爭精神。團隊成員來到這里,與紀念館工作人員傾心交談。在工作人員的講述中,那段烽火連天、浴血奮戰的抗戰歷史徐徐展開,讓成員們深刻感受到勝利的來之不易,更體會到和平的珍貴。
走進烈士陵園,園內松柏挺拔,靜謐而莊嚴。團隊成員輕輕獻上鮮花,深深鞠躬默哀,寄托對先烈們的無盡哀思。
在南街村,仿建的毛主席故居、莊嚴肅穆的東方紅廣場等紅色傳統教育區,散發著濃厚的紅色文化氣息。團隊成員漫步其中,認真參觀每一處展覽,深入探尋南街村紅色底蘊的根源。在這里,團隊成員感受到紅色文化的強大凝聚力和感召力,也看到了紅色精神在當代的生動實踐。
經過深入調研,“漯河紅跡行” 團隊在成果產出階段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團隊撰寫的報告詳細闡述了三地的紅色底蘊與當代價值,并根據問卷調查結果詳述了人們對于河南漯河紅色教育基地的了解程度及期待,為研究漯河紅色歷史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團隊創作的微視頻和推文,展現了漯河的紅色文化魅力。許多青年看到這些作品后,紛紛參與話題互動,成功擴大了紅色文化在青年群體中的覆蓋面。此外,團隊還精心規劃并推出了南街村紅色一日游路線圖。它不僅讓游客能夠更高效地領略南街村的紅色魅力,也讓紅色資源真正 “活” 起來,走進大眾生活。
此次實踐活動,不僅讓東南大學“漯河紅跡行”團隊成員深度掌握了漯河三地的紅色歷史,提升了自身的紅色知識儲備,更通過多元的傳播方式,讓更多人了解到漯河的紅色文化,為傳承紅色基因、匯聚青春強國志貢獻了力量。未來,相信會有更多青年受此感染,加入到傳承紅色文化的隊伍中來!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