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1月26日電(通訊員 高浩源):2025年1月,曲阜師范大學工學院的“萊畫夢實踐隊”踏上了一場意義非凡的社會實踐之旅,他們以木版年畫傳承為主題,深入探索這一古老藝術的獨特魅力,致力于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注入青春活力。
1月26日開始了第二次實踐,實踐團隊成員們拜訪了萊蕪當地的木板年畫傳承人和專家,聆聽他們講述木板年畫的歷史淵源、制作工藝和文化內涵。萊蕪木板年畫作為山東地區民間藝術的瑰寶,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和表現形式。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現代文化的沖擊,這一傳統技藝正面臨著傳承困境。
為了深入了解木板年畫的制作流程,實踐團隊成員們來到了萊蕪的傳統年畫作坊,在傳承人的指導下,親身體驗了木板年畫的制作過程。從刻板、套色到印刷,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挑戰和樂趣。成員們認真學習,仔細操作,在實踐中深刻體會到了木板年畫制作工藝的精湛與復雜。
在與傳承人交流的過程中,實踐團隊成員們拋出了諸多引人深思的問題。成員們詢問傳承人:“在傳承的過程中有沒有為未來發展迷茫過,又是怎樣克服的呢?”傳承人感慨地分享道,在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下,傳統木板年畫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市場需求萎縮,傳承后繼無人,自己曾一度陷入迷茫。但他心中對這門技藝的熱愛從未熄滅,為了克服困難,他主動參加各種文化展覽和交流活動,向外界展示木板年畫的魅力,同時積極與學校合作,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培養孩子們對木板年畫的興趣,為傳承注入新的活力。
關于非遺傳承的核心問題,成員們問道:“您覺得非遺傳承中,保持原汁原味重要還是創新適應時代更重要?”傳承人表示,兩者缺一不可。原汁原味是木板年畫的靈魂,是其區別于其他藝術形式的獨特之處,必須堅守;但同時,為了讓木板年畫在現代社會中繼續生存和發展,創新也是必然的選擇。只有將傳統技藝與現代審美、市場需求相結合,才能讓木板年畫煥發出新的生機。
談及接觸木板年畫的契機,傳承人回憶道,自己從小就生活在充滿藝術氛圍的家庭環境中,爺爺和父親都是木板年畫的愛好者,耳濡目染之下,他對這門技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此便踏上了傳承之路。
當被問及在傳承過程中的創新時,傳承人自豪地介紹,他嘗試將現代元素融入木板年畫的創作中,如以熱門動漫形象、流行文化符號為主題,設計出了一系列新穎有趣的作品。此外,他還利用互聯網平臺,開展線上銷售和直播教學,拓寬了木板年畫的傳播渠道和銷售市場。
對于木板年畫未來在國內外文化藝術交流中的角色和地位,傳承人充滿信心地展望道,隨著中國文化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不斷提升,木板年畫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必將受到越來越多國際友人的關注和喜愛。他希望木板年畫能夠走出國門,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和紐帶,讓世界領略中國民間藝術的獨特魅力。
在分享傳承生涯中的難忘經歷時,傳承人眼中閃爍著光芒。他講述了一次受邀參加國際文化交流活動的經歷,在活動現場,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和觀眾對木板年畫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紛紛駐足觀看、學習,這讓他深刻感受到了木板年畫的價值和魅力,也更加堅定了他傳承和推廣這門技藝的決心。
在學習和傳承非遺技藝的過程中,傳承人也坦言遇到了諸多挑戰。最大的挑戰之一就是如何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提高生產效率,以滿足市場需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不斷改進制作工藝,引入一些現代化的工具和設備,同時培養了一批熟練的工匠,提高了團隊的整體生產能力。
實踐活動結束后,團隊成員們紛紛表示,此次萊蕪之行讓他們受益匪淺。不僅對木板年畫這一非遺技藝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強了他們傳承和保護傳統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他們將把在實踐中所學所思轉化為實際行動,通過各種方式宣傳和推廣木板年畫,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愛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
此次大學生寒假實踐活動,不僅為大學生們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傳統文化的平臺,也為萊蕪木板年畫的傳承與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思路。相信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萊蕪木板年畫這一非遺瑰寶必將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在新時代的舞臺上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