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曲阜師范大學工學院的“萊畫夢實踐隊”踏上了一場意義非凡的社會實踐之旅,他們以木版年畫傳承為主題,深入探索這一古老藝術的獨特魅力,致力于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注入青春活力。
實地調研探技藝本真,走訪記錄尋年畫脈絡
1月20日至1月25日,實踐隊奔赴濟南市萊蕪區,開啟了實地調研之行。他們穿梭在萊蕪的大街小巷,走訪了多位資深木版年畫藝人。在藝人的工作室里,隊員們全神貫注地觀察年畫制作的每一道流程。從一塊平整的木板,到上面逐漸雕刻出精美細致的圖案,再到調配顏料、印刷上色,每一個關鍵步驟都被隊員們詳細記錄下來。
隊員們還仔細了解了制作工具的使用方法,像不同類型的刻刀,它們在刻版時各自發揮著獨特作用,有的用于勾勒線條,有的用于雕琢細節。對于制作材料的特性,隊員們也有了深入認識,比如選用的木板材質,它的紋理、硬度對刻版效果有著直接影響;還有顏料的成分和調配比例,決定了年畫色彩的鮮艷度和持久度。通過這些細致的觀察與記錄,隊員們觸摸到了萊蕪木版年畫的深厚底蘊,為后續的實踐活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圖為實踐隊員參觀木板年畫展覽室。趙晨宇 供圖
虛心學藝悟傳統精髓,親身體驗感非遺魅力
在實地調研的同時,實踐隊積極投身于木版年畫的技藝傳承與學習之中。他們拜當地藝人為師,系統地學習木版年畫制作的每一個環節。從刻版時的持刀角度、力度控制,到印刷時的紙張鋪設、刷墨均勻程度,再到上色時的色彩搭配、筆觸運用,隊員們都認真揣摩、反復練習。
在這個過程中,隊員們深刻體會到傳統技藝的魅力。刻版時,一刀一劃都需要全神貫注,稍有不慎就可能破壞整個圖案;印刷時,要把握好力度和速度,才能使圖案清晰完整地呈現在紙上;上色時,既要遵循傳統的色彩搭配原則,又要根據畫面內容和個人理解進行創新。通過親手實踐,隊員們不僅掌握了木版年畫制作的基本技巧,更領悟到了蘊含其中的工匠精神和文化內涵,明白了非遺傳承的重要性和使命感。

圖為實踐隊員練習木板年畫刷墨。趙晨宇 供圖
創新設計融時代元素,傳承發展展青春擔當
萊蕪木版年畫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它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是萊蕪地區人民生活、信仰、風俗的生動寫照。然而,在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發展下,傳統木版年畫面臨著諸多挑戰。
為了讓萊蕪木版年畫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實踐隊積極開展創新設計與創作。他們結合現代審美與潮流元素,運用所學的現代設計軟件,對萊蕪木版年畫進行大膽創新。隊員們以動漫形象為切入點,將傳統木版年畫中的人物、故事與現代動漫風格相結合,創作出一系列深受年輕人喜愛的動漫形象;還為文創產品設計圖案,如將木版年畫元素融入筆記本、書簽、明信片等,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到木版年畫的魅力。
通過這次社會實踐,“萊畫夢實踐隊”的隊員們不僅深入了解了萊蕪木版年畫,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非遺傳承貢獻了青春力量。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人認識和喜愛萊蕪木版年畫,讓這一古老的藝術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