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鄉村經濟,新業態“點燃”發展新希望
"農,天下之大業也。"鄉村,承載著無數人鄉愁與希望的地方。在新時代的征程,鄉村振興成為了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戰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堅實基礎。從古老的農耕文明走來,鄉村始終是中華民族的根脈所在。在歷史的長河中,鄉村孕育了燦爛的中華文化,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為了解新時代鄉村經濟發展的新業態,2025年1月23日,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情系三農”社會實踐隊前往日照市東港區廟山后村進行實地考察調研活動。綠野鄉村,匯就生態好風光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良好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鄉村之美,美在自然風光,美在生態環境。為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廟山后村對當地居民的生活環境進行整改治理,在村干部的領導下,廟山后村房屋整齊排列,種植各種特色果樹,將廟山后村打造為“鄉村+旅游”的獨特村落。在實地考察中,實踐隊員們發現,村里的路按照“橫緯豎經”的形式,對道路進行命名,增加了游客對村路的熟悉感。
宿在鄉村,邂逅時光深處的文化原鄉
實踐隊員觀察到鄉村民宿深挖當地文化,將傳統民俗元素融入到民宿的各個環節,讓游客在住宿過程中感受鄉村文化的獨特魅力。作為一種非標準住宿業態,鄉村民宿在設計、裝修上注重個性,在服務、體驗上強調人情味,讓游客更容易感到溫馨、舒適與放松。近年來,國內周邊游,尤其是鄉村游,成為不少人出行休閑的首選。廟山后村在相關政策的指導下,依托豐富的鄉村文化資源和生態資源發展鄉村旅游,激活了鄉村經濟。廟山后村民宿在鄉村文化的背景下,打造貼近鄉村的民宿建筑,與鄉村建筑融于一體。
生態果園,奏響鄉村振興的綠色樂章
果樹作為鄉村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據統計,廟山后村的果樹每年可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對維護當地生態穩定起到重要作用。同時,通過發展水果采摘等產業,為當地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收入,有力帶動了鄉村經濟發展。廟山后村致力打造鄉村生態果園,吸引大量游客前往果園采摘綠色有機的水果。實踐隊員們經過實地考察,發現廟山后村的果園主人根據土壤濕度和空氣變化,精確地為果樹輸送水分,并采用無人機對果園病蟲害進行監測,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時,提高了水果的產量和質量。
通過這次鄉村社會實踐,實踐隊員們收獲頗豐,一方面了解鄉村振興的驅動力,一方面學習了廟山后村的經濟發展的新業態。這次實踐活動不僅鍛煉了實踐隊員的實踐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也讓實踐隊員深刻認識到作為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鄉村的發展離不開青年的努力!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