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藝探青寧"團隊歷時三個月的基層深耕,揭示了青年友好型社區建設的深層邏輯:在江北新區大華社區網格驛站,藝術專業學生正指導居民使用新落成的智能育兒系統;在鼓樓區金銀街民國建筑群,動畫團隊創作的街景AR導覽吸引著眾多年輕訪客。這支跨學科團隊用142份深度問卷、39場商戶訪談,繪制出南京青年社區發展的創新圖譜。

圖1 大華社區調研紀實
- 精準把脈治理痛點
- 空間革新重塑社群關系
- 文化創新激活社區基因

圖2 大華社區訪談紀實
- 機制構建保障長效發展
結語
這些實踐成果已轉化為《南京市青年友好型社區優化路徑》報告,其中"空間活化""文化浸潤"等策略獲住建部門采納。隨著南京入選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這支高校團隊將繼續以藝術設計為紐帶,助力基層治理在傳統與現代的碰撞中煥發新生機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