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民兵聯防舊址位于平度市東北30公里的大澤山西麓,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重要抗戰遺址。1938年至1945年,高家、南臺、北臺、所里頭等村的民兵組成聯防。高家村的高祿云任聯防指揮,韭園村的周維緒任副指揮。他們運用游擊戰、麻雀戰、地雷陣等戰術,配合主力部隊作戰600余次,粉碎了日軍的一次次掃蕩,使敵軍狼狽逃竄。因此,1943年8月高家民兵聯防被膠東軍區授予“銅墻鐵壁”榮譽稱號。
抗戰期間,日偽軍對大澤山抗日根據地采取“鐵桶包圍”戰術,實施慘無人道的“三光”政策。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大澤山民兵發明了獨特的石雷戰術,利用當地豐富的石頭資源,制作出簡單卻有效的地雷,例如石雷、水雷、空中雷、膠皮雷、夾子雷等。憑借石雷戰術,高家民兵聯防在八年抗戰中作戰600余次,粉碎了日軍的一次次掃蕩。因為地雷戰戰績顯著并且大澤山民兵發明了石雷,大澤山也被譽為“石雷之鄉”。
通過此次調研,魯晉皖湘紅色紀念館寒假調研團隊”隊員深刻感受到了大澤山民兵在抗日戰爭中的英勇事跡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頑強抗爭精神的生動體現。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他們將銘記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抗戰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