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團成員走進孩子們的課堂,為他們點亮一盞知識的燈塔。課堂上,成員們用生動的講解,激發孩子們對知識的探索欲;也有民族文化分享角,通過故事講述、傳統技藝展示,讓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碰撞火花。漢族的成員教孩子們繪制傳統風箏,維吾爾族的成員分享十二木卡姆的故事,孩子們圍坐聆聽,在知識汲取中感受民族文化的多元與共通,悄然播下民族團結的種子。


走出課堂,實踐團成員帶領孩子們來到操場,開展了一場充滿歡聲笑語的戶外體育活動。排球場地熱鬧非凡,孩子們和實踐團成員圍成圓圈,隨著排球在空中的起起落落,鼓勵的聲音也起起伏伏。同時,籃球場上,孩子們主動要求和實踐團成員進行一場“較量”。運動不僅能增強體質,更能讓孩子們在相互的協作中理解體育精神的意義。


此次實踐,是“籽連千結·青春向陽”實踐團三下鄉活動的重要前奏。通過與當地孩子的深度交流,團隊精準把握基層需求,為正式三下鄉活動的課程設計、活動開展積累經驗。實踐團指導老師表示:“七彩課堂是知識傳遞的窗口,更是民族團結的紐帶。前期實踐讓我們更懂基層,后續三下鄉,我們會帶著這份收獲,把知識與團結的力量傳遞得更遠 。”

青春逢盛世,實踐正當時。“籽連千結·青春向陽”實踐團以預熱實踐為起點,用七彩課堂串聯知識與團結,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基層落地生根。待正式三下鄉啟動,他們將繼續以青春之姿,書寫民族交融、助力發展的嶄新篇章,讓籽籽相印的團結力量,在基層熱土持續涌動 。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