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下午,庵東康養中心內洋溢著溫馨與歡樂。寧波財經學院的學子們組成的本草光箋團隊走進這里,為失智老人和空巢老人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關懷活動,以 “中藥飾品 +” 的創新形式,在傳遞溫暖的同時,實現了文化的傳承與關懷模式的探索。
活動伊始,學子們化身親切的 “文化使者”,與老人們圍坐在一起,開啟了中藥材認識之旅。桌上擺放著金銀花、決明子、枸杞等常見中藥材,學子們耐心地講解著每種藥材的外觀、氣味特點,以及它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藥用價值和應用。老人們專注地傾聽,時不時拿起藥材仔細觀察、輕嗅,眼中滿是好奇。在互動環節,大家踴躍提問,現場氣氛熱烈非凡。張爺爺感慨地說:“以前只知道中藥能治病,今天才發現它們還有這么多有趣的知識,真是長見識了!”
認識完中藥材,便是充滿創意的中藥飾品制作環節。康養中心的活動室內,金屬配件、彩色絲線與中藥材擺放在一起,五彩斑斕。學子們耐心地協助老人,手把手教他們制作中藥胸針和項鏈。有的老人將金銀花小心翼翼地鑲嵌在胸針底座上,不一會兒,一枚散發著淡淡花香的精美胸針就誕生了;有的老人用決明子串成項鏈,既美觀又保健。制作過程中,學子們不僅幫忙遞材料、操作工具,還陪著老人聊天,聽他們講述過去的故事,歡聲笑語回蕩在每一個角落。
當制作完成的中藥飾品佩戴在老人身上時,他們的臉上綻放出幸福的笑容。李奶奶戴著自己制作的枸杞耳釘,開心地說:“這耳釘真好看,還是我自己做的呢!今天有你們這些孩子陪著,我太開心啦!” 老人們紛紛展示自己的作品,喜悅與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在陪伴過程中,學子們還與老人分享生活中的新鮮事,耐心傾聽他們的心聲,讓老人們感受到久違的關懷與陪伴。
此次活動持續了一下午,在歡聲笑語中圓滿結束。老人們不僅收獲了親手制作的精美中藥飾品,學到了豐富的中醫藥知識,更在與寧波財經學院學子的相處中,感受到了溫暖與關愛。他們紛紛表示,希望學子們下次還能再來。
據了解,本次活動的組織者 —— 由寧波財經學子組成的本草光箋團隊,未來計劃走入更多敬老院、社區、幼兒園等場所,開展一系列 “中藥飾品 +” 活動。通過這種創新形式,將中醫藥文化與手工制作相結合,在豐富人們生活的同時,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不僅是對失能老人關懷模式的創新實踐,更是推動文化傳承、促進社會和諧的積極嘗試,為構建充滿愛與關懷的社會貢獻青春力量。
通訊員:劉欣悅、蔡安祺
拍攝:方博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