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人員的講解下,實踐團成員認真聆聽每幅作品的創作背景與藝術特色,深刻感受到劉文西先生對鄉村的熱愛與對藝術的執著追求。這些作品不僅是藝術的瑰寶,更是鄉村文化的生動記錄,為實踐團成員提供了直觀的文化價值認知。

實踐團在調研訪談中了解,水竹村正以研學項目為核心構建可持續發展模式。目前已開發藝術、紅色、非遺三大板塊共30個體驗項目,配套建設文溪民宿與農家樂,形成“研學引流—食宿消費—村民增收”的閉環。“村民自釀酒、油燜筍等農產品通過文旅服務打開銷路,”劉強英提到,團隊正嘗試吸引年輕人返鄉,發展民宿、餐飲等業態,“當城市老人來此養老,人流與收入提升后,就能形成良性循環。”
劉文西美術館工作人員吳穎也補充道,未來計劃從線上線下雙向突破:線上借助新媒體擴大華東地區影響力,線下開發夏季綠溪水上項目、音樂節等文旅活動,并推動與周邊村落的聯動合作。游客則建議增加往返市區班車、豐富住宿檔次,為業態升級提供了方向。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