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財經學院數字技術與工程學院“公益紅領‘菁’”暑期社會實踐團化身“科學魔法師”,以《水管大盜,偷水的無聲魔法》和《氣流魔術師,空瓶的吸紙絕技》兩場趣味實驗課,為社區青少年揭開虹吸原理與伯努利方程的神秘面紗。
“水管大盜”現形記:虹吸原理生活解密
“為什么金魚缸換水不用倒?馬桶沖水如何‘吞’走污物?”實踐團成員托羽通過自制教具,現場演示倒U形管中水流的自動遷移。當軟管兩端水位差形成時,水流如被無形之手牽引般跨越障礙,孩子們直呼“像魔法!”講師以“盜竊三要素”生動闡釋虹吸條件:倒U形管道、液面高度差、滿管液體,并揭秘背后的重力與大氣壓雙動力系統。現場更以魚缸換水器、農田灌溉渠等實例,展現這一古老原理在現代生活的智慧應用。
“氣流魔術師”登場:伯努利方程立體解析
在第二幕“魔術”中,裁剪后的礦泉水瓶突然吸起紙片,引發陣陣驚呼。實踐團通過透明瓶體與氣流可視化裝置,直觀呈現丹尼爾·伯努利在1726年發現的流體力學奧秘——“流速越大,壓強越小”。當學生向瓶口猛吹氣時,瓶內高速氣流形成低壓區,大氣壓將紙片“推”進瓶內,完美復刻高鐵站安全線原理。拓展實驗環節,孩子們用吸管吹氣托起乒乓球,親身體驗飛機升力的產生過程,足球“香蕉球”的旋轉軌跡奧秘也隨之揭曉。
科普賦能社區:青春力量播撒科學火種
“把實驗室搬進社區,讓物理原理‘活’起來!”實踐團負責人表示。課程設計緊扣兩套教學課件精髓:虹吸原理強調“重力+氣壓”的雙重作用機制,伯努利原理突出流體速度與壓強的動態關系。現場設置5個互動實驗臺,引導青少年動手驗證“虹吸臨界高度”“吹球懸浮”等拓展課題,并發放原創原理漫畫手冊。
據悉,該實踐團將持續開發“生活里的物理”系列課程,將高校智力資源轉化為社區科普動能,踐行新時代青年服務社會的責任擔當。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