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尋科技驅動鄉村振興的創新路徑,巢湖學院“光脈域網”發展成就觀察團奔赴金寨縣梅山鎮,開展“探究光伏發電,賦能鄉村振興”主題社會實踐調研活動。
出發前,團隊召開了專項籌備會,指導老師王靖國圍繞規劃日程、安全保障等環節做了明確分工和周密部署,要求團隊所有成員確保人身安全、樹立學校形象、做出應有成績。

圖為臨行前團隊召開布置會 王雨青攝
2025年7月3日,“光脈域網”團隊師生一行頭頂酷暑,分批乘車抵達梅山鎮信義光伏發電站開展調研,電站運維管理人員熱情接待了團隊成員,并從產業升級、生態治理、民生福祉等維度,全面介紹了光伏產業對當地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和民生福祉的促進作用。

圖為赴金寨縣“光脈域網”團隊成員與李站長合影 王思雨攝
調研中,觀察團了解到:梅山鎮通過精準招商,引入11家光伏制造及配套企業、4家儲能及應用企業,構建起集研發、生產、應用于一體的光伏產業生態鏈。該產業集群不僅吸納6000余人就業,更讓村民實現“土地流轉收租金、園區務工掙薪金”的多元增收。與此同時,綠色光伏產業的發展有效減少碳排放,實現了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觀察團實地走訪光伏電站,與一線工程師、運維人員深入交流,直觀感受到產業發展的強勁動能。據電站管理人員介紹,梅山鎮以光伏產業為引擎,走出一條產城融合、生態宜居、共同富裕的鄉村振興新路徑,為全國同類地區提供了可復制的實踐樣板。
在當地部門的協調安排下,電站技術人員帶領團隊參觀光伏產業示范園區,系統講解電站“板上發電、板間種植、板下養殖”的立體運營模式,以及與智慧農業、鄉村旅游的融合發展方案。團隊還聚焦人才培育,詳細了解園區技術人才培養體系與產學研合作機制。

圖為李站長向隊員介紹基本情況 王雨青攝
在當地部門的協調安排下,電站技術人員帶領團隊參觀光伏產業示范園區,系統講解電站“板上發電、板間種植、板下養殖”的立體運營模式,以及與智慧農業、鄉村旅游的融合發展方案。團隊還聚焦人才培育,詳細了解園區技術人才培養體系與產學研合作機制。

圖為團隊成員向李站長調研產業園區基本情況 王雨青攝
在調研活動中,通過實地考察,同學們深刻體會到鄉村綠色能源產業的廣闊前景,不僅增長了見識,而且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有了更具象的認知。成員們紛紛表示,作為新時代大學生,將以此為契機,更加刻苦鉆研專業知識,立志畢業后投身鄉村振興事業,用科技創新助力綠色發展,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青春力量。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