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曲阜師范大學暑假社會實踐“新風挑戰隊”以“綠色物流—快遞包裝回收現狀及其發展”為實踐課題,分別在不同地區展開實踐調查。
7月3日上午,曲阜師范大學新風挑戰隊實踐團隊到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區的各菜鳥驛站進行實地調研。
實踐隊員首先向菜鳥驛站的工作人員進行相關的快遞包裝回收的現狀進行質詢,通過工作人員的闡述了解到當地人大都是將快遞拿回家拆開,幾乎很少見到將快遞包裝箱拿回來的現象,而且本身快遞站點就沒有運行快遞回收的機制,且快遞站點比較小,日常的快遞流水線就已經占用了大量空間,幾乎沒有多余的空間來設置回收快遞包裝箱的站點。詢問完工作人員后,實踐隊員對快遞站點的快遞包裝進行詳細地觀察,發現快遞包裝大都是紙盒包裝和塑料袋包裝,且每個快遞站點配置的工作人員最多都不超過2個,如果快遞站點設置快遞回收點的話,就會給工作人員帶來更多的工作壓力,這也是快遞回收的障礙。
另一小組在山東省平度市展開調研。7月3日上午,實踐隊成員就快遞包裝物回收問題采訪了山東省平度市的快遞員張騰先生,他說從快遞包裝廢棄物回收狀況看,目前部分材質難以回收,大部分的快遞包裝物是如何被處理的,現有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尚存在較大改進空間。比如綠色包裝強制性抓手不足,快遞包裝難以從源頭規范。還有回收體系不夠健全,回收利用價值鏈有缺失等問題。
為了解綠色物流下回收包裝問題,曲阜師范大學新風挑戰實踐團成員于7月3日前往畢節市雞姑村中通快遞處了解相關事宜。
實踐成員積極地和快遞站老板溝通,爭取獲得更多有用的信息。首先,隊員們向老板咨詢取快遞人員如何對待快遞包裝。在交流過程中,他們發現了許多取快遞的人員要么會將快遞連著包裝帶回家中,要么就是在快遞站將快遞拆開,然后扔擲在門口或者是垃圾桶。這不僅僅增加了清潔工的工作量,而且給環境帶來了危害。更有甚者會直接將快遞包裝焚燒,減少占用面積。這讓實踐成員感到了綠色物流的重要性。其次,隊員們詢問了關于包裝的一些事項,比如如何包換,以及大部分包裝材料使用的材質。老板告訴隊員們,包裝外殼大部分是紙箱,如果快遞中有易碎、易破損的物品,會多用些報紙、泡沫塑料或者泡饃,這些東西可以起到緩沖撞擊的作用。最后在此次線下調研中實踐成員向老板普及了綠色物流的概念,希望老板能夠支持綠色包裝,幫助實現可持續包裝。種種跡象表明了綠色包裝發展的必要性,新風挑戰實踐團要分析如何通過實施綠色包裝來推動和促進整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環保低碳的生活。
此外,實踐隊不僅分地區展開了調查,還通過征集小組成員們對于當前物流現狀所提出的問題,并進行匯總制作成了一份調查問卷。問卷中的問題包括:快遞包裝是如何處理的?所在學校/公司/社區/村委會對快遞回收環保的宣傳力度;希望快遞回收的方式是哪種?認為快遞包裝回收的阻力是?以及對包裝回收前景的看法等問題。此問卷也能一定程度上加強實踐隊成員對當前快遞包裝的了解,并據此分析解決辦法,思考綠色物流的發展前景。
在我國,綠色消費的觀念起步較晚,許多消費者對此并沒有太多的認識與了解,群眾缺乏快遞包裝回收的意識。目前我國雖已開始實行垃圾分類回收的工作,但由于進展緩慢許多快遞盒等快遞包裝垃圾和眾多廚房垃圾混在一起,只能掩埋或者焚燒,最終對環境和資源造成嚴重損失。加之目前回收快遞包裝價格太低,快遞公司不愿意對其進行收購,而且目前循環利用技術水平落后,成本高昂,致使許多回收企業無法生存。種種原因致使我國快遞包裝的回收利用任務變得更加艱巨。
通過此次調查,“新風挑戰隊”成員深刻了解到快遞包裝回收的重要性,并且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意見,對快遞回收的未來提出一系列設想。實踐隊進行合影留念,實踐調查活動完滿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