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6月29日電(通訊員黃子桉) 非遺千字文,也稱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千字文,是一種傳統的文化藝術形式,以千個漢字的連環排列形式展現出來。它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通過文字的編排和排列,展示了中國古代的文化、歷史、哲學等方面的內容。非遺千字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典籍《千字文》!肚ё治摹肥翘拼膶W家周興嗣所作的一篇千字文,用千個不同的漢字組成,通過排列和組合,形成了一篇完整的文章。這篇文章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傳達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非遺千字文通常由一位藝術家或文化傳承人創作,他們會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漢字,并將其排列在一起,形成一幅連環畫或書法作品。這些漢字通常與中國的歷史、文化、傳統藝術等方面有關,展示了中國豐富的文化遺產。非遺千字文的制作過程需要藝術家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設計和排列。他們通常會選擇具有美感和藝術價值的字體,結合漢字的意義和形態特點,創作出獨特的作品。非遺千字文作品在展示時,常常給人以美的享受和藝術的觀賞體驗。
6月29日,安徽外國語學院棒棒糖小隊的志愿者同學們來到馬鞍山新風社區社會志愿服務站,這次的任務是向當地的兒童們介紹馬鞍山的非遺千字文。在活動開始前志愿者們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學習了相關非遺千字文的文化,為小朋友們尋找到了許多相關的有趣的動畫短片來介紹馬鞍山非遺千字文。在志愿者們的生動講解中,小朋友們學習到了很多的知識文化,并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思考交流,并就自己的問題積極進行提問,小朋友們和志愿者現場對這些問題進行交流,他們勇敢的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在整場的文化交流中,小朋友們都說自己收獲頗豐。
非遺千字文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很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它不僅展示了中國古代文化的魅力,也是一種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通過欣賞和學習非遺千字文,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和獨特之處。

圖為志愿者向小朋友們介紹非遺千字文 通訊員 付夢婷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