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村民田地,鋪綠色農業有機肥
“變廢為寶”社會實踐隊于7月21日到達菏澤市巨野縣張花園村,為更好的調查當地綠色農業轉型及發展狀況,實踐隊員抵達張花園村村民田地中,就如今農業作物施肥情況進行采訪調查,正在田中耕作的張花園村村中農民提到,“現在耕作方式早就變了,以前田里施肥得靠家里牲畜,牛糞、羊糞一點也不干凈,現在政府給安排新型的肥料,用起來干凈又健康,莊稼也長得高。”農民伯伯幸福的笑容讓實踐隊員意識到,綠色農業轉型不僅對國家產業轉型極其重要,還對田中農民的耕作生活以及耕作方式產生了不可低估的積極影響。尤其是綠色農業有機肥的普及,讓每戶農民都感受到了綠色農業的好處,為更好的探討綠色有機肥,實踐隊員在一戶正在施肥的農民的幫助及指導下,于農田中切身體驗,親自配料化肥并施于田地中。
聚焦農業垃圾,揚綠色分類好方法
為探討張花園村綠色農業轉型后狀況,實踐隊員對村中農業垃圾處理狀況以及張花園村整體垃圾處理設施進行調查,發現張花園村村中少有農業垃圾處理站,同時,實踐隊員觀察到村中產生的農田垃圾常堆積于田地旁。到達張花園村村口垃圾處理站后,通過采訪正在工作中的環衛工人,實踐隊員得知張花園村村中所產生的大量農業垃圾中,只有一小部分會到達此處的垃圾處理站,再經長途運輸至菏澤市成武縣進行統一的垃圾處理,在此采訪過程中,實踐隊員并沒有發現張花園村村中農田有較綠色的垃圾處理方式。因此,實踐隊員向農戶分發農業垃圾綠色處理的相關宣傳傳單,加大弘揚綠色的農業垃圾分類方法,讓農業垃圾綠色分類處理深入每一戶張花園村村民心中。
助力秸稈利用,傳資源利用新途徑
在張花園村村中大片玉米農作物田地中,農作物秸稈的處理以及再利用也是張花園村綠色農業轉型的一項重要環節,就玉米秸稈的處理方法以及秸稈處理過后的玉米田地土地狀況,實踐隊員展開詳細的調查以及走訪,發現玉米作物產生的秸稈可以在村民農田上覆蓋或直接將玉米秸稈粉碎還田,此外,實踐隊注意到張花園村村中玉米農田田地里有白色化學物質殘余,通過詢問調查,實踐隊了解到許多村民常利用催腐劑快速腐熟秸稈還田,使秸稈腐熟提前,這種方式雖然可以更高效的處理大量玉米秸稈,但卻不可避免地對耕作田地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針對此類現象,實踐隊員分發秸稈回收重利用新方式新途徑的傳單,粘貼秸稈合理處理與利用標語,并與村民居委會協商于秸稈處理高峰時期進行合理處理秸稈的廣播宣傳,引導張花園村村民對玉米等農作物秸稈處理的進一步完善,以及對綠色農業下資源再利用的宣傳引導,推動張花園村當地的綠色農業快速轉型及發展。
本次實踐活動緊緊跟隨新時代下綠色農業轉型的發展需求,采訪調查及普及宣傳活動都達到了預期的效果。社會實踐隊隊友通過對綠色農業有機肥、農業垃圾處理以及農作物秸稈處理與利用的采訪、切身體驗、宣傳教育等一系列活動,增強了張花園村農民對綠色農業以及資源再利用等相關知識的了解,促使更多的農民能夠積極響應綠色農業新發展,讓“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的理念深入農民心
中。此外,實踐隊員堅持擴大綠色農業及資源再利用的相關采訪、宣傳普及等活動,將農業與資源利用提升到綠色發展高度,為推進綠色農業轉型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