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路軍膠東軍區機關舊址”位于海陽市郭城鎮,是一片古樸的民居。走在小巷內,如同穿越到了上個世紀,回到戰爭年代。舊址致力于還原歷史原貌,突出“軍愛民、民擁軍”主題。舊址區內修復了演武廣場、磨盤廣場、古井廣場、飲馬廣場四個廣場以及44棟膠東民宅,民宅重點復原抗日軍民學校、組織科、林浩舊居、許世友舊居、膠東軍區司令部、生產科、野戰醫院手術室等。八路軍膠東軍區機關舊址紀念館外觀采用膠東傳統民宅四合院的形式,以“軍愛民”精神為主題,集中打造“傳奇許世友”、“軍民血肉情”、“膠東子弟兵”三大板塊。展陳設計融合傳統與現代元素,通過實物、圖表、影音、雕塑、半景畫等多元化表現手法,全面展示三大板塊的深厚內涵,集中展現了許世友將軍在膠東領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英雄事跡,與膠東人民結下的濃濃深情以及優秀膠東子弟兵的輝煌戰績,展現了“軍愛民、民擁軍”的魚水情深。

傳奇將軍許世友在山東16年,在膠東指揮作戰9年,在海陽留下了許多光輝的戰斗足跡。1942年7月1日,八路軍膠東軍區在海陽縣朱吳村成立,后軍區機關遷至郭城鎮戰場泊村。至1945年8月,膠東軍區機關長時間駐扎于此。期間,許世友將軍率領膠東軍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取得了輝煌戰績。毛澤東主席曾稱贊:在許世友領導下的膠東子弟兵“打紅了膠東半邊天”。許世友將軍夫人田普在北京為正在籌建的許世友將軍在膠東紀念館題寫了“紅色膠東,軍民情深”八個大字。紀念館收集相關照片近3000張、實物史料832件,成為展示許世友傳奇的一生、凸顯戰時軍民情深、膠東子弟兵豐功偉績的重要載體。
在八路軍膠東軍區機關舊址紀念館,大家先后走進傳奇許世友、軍民血肉情、膠東子弟兵展廳,認真聆聽解說員的講解,觀看紀念館內留存的抗戰烈士的遺像、文史資料、烈士遺物等,重溫了一段又一段震撼人心的抗戰故事,了解了許世友將軍與膠東人民浴血奮戰的光輝戰斗足跡,深切感受到許世友將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接受了深刻的紅色教育和精神洗禮。在“抗大學校”解說員帶領大家學唱紅色歌曲,大家在唱紅歌中感受黨的偉大,喚起紅色記憶,不忘初心使命,永遠砥礪奮進。

紅色膠東,軍民情深。參觀紀念館,仿佛回到那段硝煙彌漫、艱苦卓絕的歲月,走進許世友金戈鐵馬的一生,讓大家從這位共和國第一上將身上學習到了赤誠與忠孝,深刻體會了革命先烈為國家民族所作出的巨大犧牲。大家被許世友將軍的事跡深深感染,紛紛表示要像許世友將軍學習,保持堅定的理想信念,努力學習,為祖國強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膠東的這片熱土和人民,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和新中國的誕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作出了歷史性的特殊貢獻。
進入新時代,如何不斷增強文化自信,傳承紅色基因,強化文化擔當,已經成為時代賦予的全新課題。我們要責無旁貸地當好紅色文化的傳承者、弘揚者、踐行者,賦予紅色文化以時代內涵,建設革命精神高地,讓紅色文化基因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我們要著力在凝聚膠東紅色文化品牌和亮點研究上尋求突破,努力推出一批高水平的膠東紅色文化精品力作,要深入挖掘膠東人民在革命中的歷史貢獻,推動紅色文化的保護挖掘、傳承與發展,努力使紅色資源發揮出最大效能。膠東是一片紅色熱土,讓我們不斷續寫紅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