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青島農業大學園藝學院“不忘初心,精于專業,科技小院助力鄉村振興”赴威海實踐服務團在專業指導教師賈越、任怡然的帶領下,前往威海市農科院種質資源庫進行參觀,并與威海市農科院種質資源庫負責人尉繼強進行交流,了解該種質庫現狀以及未來發展方向。
下午實踐團到達威海市農科院種質資源庫,該種質庫作為一座農業科研與創新的重要基地,圍繞“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為主題,旨在加快建立健全農業種質資源的搜集保存、交換共享,優化利用體系和信息化管理體系,促進中日韓種質資源的交流和合作,進一步推動農業發展和鄉村振興。這些豐富的資源為農業研究和育種提供了寶貴的基礎。
實踐團在威海市農科院種質資源庫負責人尉繼強的帶領下進入威海種質資源展館,學生們發現了多樣的農作種質品種。小麥、玉米、花生等糧食作物以及經濟作物、瓜果蔬菜、藥材等種質品種琳瑯滿目。這些優良品種在種植效益和抗病性方面表現出色,為農民提供了豐富的選擇。學生們親身感受到了種子作為農業的芯片的重要性,它們是農業發展的關鍵所在。在科研成果展館,學生們目睹了威海農科院在農業科研領域的突破和成就。先進的信息化管理體系和優化利用體系讓他們深刻領悟到科技對農業的巨大推動作用。學生們了解了種子的搜集、保存、交換與共享是促進農業發展的關鍵環節,同時也為中日韓種質資源的交流與合作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他還介紹到,該種質庫通過優化利用體系和信息化管理體系,種質資源庫實現了種子的準確搜集、保存和交換共享。這一系統化的管理方式使得種子資源能夠得到充分的利用,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更多選擇和支持。
他介紹到種質資源庫運用智慧果園的概念,利用監測站讀取數據,為農民提供精準的種植管理指導,為作物的生長提供了適宜的環境條件。此外,該資源庫致力于害蟲的防治研究,采用多種措施防治害蟲,保障作物安全生長。負責人提到種質資源庫的建立與發展也面臨一些挑戰。在推動鄉村振興的過程中,農業園區老齡化問題需要得到重視。為了保證資源庫的長期運營和發展,需要注重人才隊伍的培養與引進,吸引更多年輕人從事農業科研和種植管理工作。此外,建立和維護種質資源庫的成本也是一個關鍵問題。政府、科研機構和農民應共同努力,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和技術支持,確保資源庫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加強與相關產業的合作,探索多元化的資金來源,為資源庫的建設提供更多選擇。
威海農科院種質資源庫的建立和發展對于促進農業發展和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加快種質資源的搜集、保存和交流,推動科學種植和優質品種的推廣,農業生產將更加高效、可持續,并為農民增加收入、推動鄉村經濟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種子作為農業的芯片,是農業生產的基礎。威海農科院種質資源庫以種子為核心,通過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不斷提升種子的品質和適應性,為農業生產提供更好的種質資源。這將有助于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保障糧食安全,滿足人民對優質食品的需求。
未來,威海農科院種質資源庫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加強國際合作,進一步拓展種質資源的范圍和深度,促進農業科技的創新與進步。相信在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的理念引領下,威海的農業發展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威海農科院種質資源庫正以其豐富多樣的農作物品種、創新科研成果和智慧農業技術,引領著農業的智慧化和可持續發展。通過社會實踐的親身體驗,學生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種子作為農業的芯片的重要性,并將這些寶貴的見聞帶回學校,為未來的農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圖為實踐團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