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音樂學院師范生,何淑穎一直堅信音樂教育不僅是培養學生審美情趣和音樂藝術能力的重要方式,更是一種于潛移默化中傳遞思想和情感的力量。為此,此次活動特別選取了紅色主題詩詞和相關音樂作品,帶領學生們走進紅色歷史,感受紅色情懷。

圖1 小何老師進行專業學習
在此次活動中,以紅色詩詞《蝶戀花·答李淑一》為代表,小何老師首先從詩詞的創作背景出發,分析其中的詩意內涵,幫助學生對該作品形成基本了解。通過學習這些紅色詩詞,學生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傳承紅色精神,從紅色詩詞中感悟黨的精神偉力,錘煉品德修為。與此同時,在深入了解這首詞的創作背景和詩意內涵后,課程的后半部分采取了音樂鑒賞和歌曲學唱等趣味藝術形式來幫助學生深刻感受紅色詩詞中的藝術魅力。課程將紅色詩詞與音樂文化相結合,以紅色詩詞為基礎,用紅色詩詞中的革命精神和信仰力量武裝學生的頭腦,以學生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歌頌中國共產黨的百年發展歷程,帶領學生走進那段歷史,感受紅色情懷,加深學生對紅色詩詞的理解與感悟,同時更好地滿足了學生的精神生活需求,增強了學生的文化自信。
圖2 小何老師正在教學生唱《蝶戀花·答李淑一》
此次“詩承黨建·赤子紅心”紅色音樂進課堂活動還設有樂理小課堂——帶領學生認識樂譜,認識音樂符號,不僅致力于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培養音樂藝術能力,同時激發學生對紅色歷史和紅色文化的興趣與熱愛。通過這樣的課堂活動,讓學生們在音樂中感受紅色精神的力量,培養其愛國情懷和責任意識,以更加堅定的信念去追求自己的夢想。
文化興則國家興,文化強則民族強。青年學子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應該積極推動紅色音樂文化融入學校立德樹人體系,用豐富的紅色音樂文化滋養學生的精神世界,幫助其筑牢理想信念之魂,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興旺發達,后繼有人。我們要接過歷史的接力棒,傳承弘揚紅色音樂文化,奮力書寫新征程的華麗樂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