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寨縣長青第二小學位于貴州丹寨縣揚武鎮長青上堡村,是一所鄉村小學,其中少數民族的學生占比95%以上,大部分為留守兒童。為積極響應中國志愿者扶貧接力計劃,合肥工業大學于2012年9月正式入選中國青年志愿者扶貧接力計劃研究生支教團項目,自2013年起每年向長青二小派遣數名研究生支教團學生,前往當地為期一年的支教服務。
實踐團于7月24日到達長青二小,與學校負責領導老師召開座談會,座談會上,實踐團帶隊老師介紹了團隊此次出行的目的和意義。長青二小校長蒙發海代表學校對實踐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蒙校長向與會人員介紹了合肥工業大學研支團的支教歷程和取得的教學成果,對合肥工業大學表達了感激之情。他說:“研支團同學的加入,為鄉村教育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力量。他們帶來了新的教學理念,帶領孩子們多次在教育部門組織的教學類比賽中斬獲佳績,更讓孩子們在學習中開闊了視野,產生了走出大山的渴望。我們十分感謝研支團的堅守,九年時光,研支團為長青二小注入了無限能量,孩子們收獲頗豐。”合肥工業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學院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張海林代表學院對服務地為研支團提供的支持和關心表示感謝,并介紹了學院本年度2名入選研支團的學生的基本情況和培訓情況。他表示,學院一直大力支持學生投身志愿服務工作,用心培養儲備人才,支教的過程,是學生受教育、長才干、服務社會的重要途徑,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終生難忘的事,對研支團成員來說是自身的價值實現的過程,對孩子們來說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張海林勉勵研支團代表羅雪瑜、李莊威兩位同學,要多向前輩學習,不斷積累、提升教學本領和經驗,傳承工大優良作風,在社會實踐中實現人生價值。
座談會結束后,雙方舉辦了實踐基地掛牌儀式和物資捐贈儀式,一同為社會實踐基地揭牌,實踐團代表為長青二小的孩子們送上捐贈的學習和生活用品。
7月25日,實踐團正式入駐長青二小,開展了為期三天的支教志愿服務活動。本次支教活動共包含預防電信詐騙知識宣傳、心理健康教育、中國美食品鑒、天文知識科普、象棋入門教學、愛國主題教育、少兒編程入門六大板塊。預防電信詐騙知識宣傳課程中,支教老師通過有獎問答、情景劇扮演、案例分析、知識點講解等方式,引導孩子們提高防范電信詐騙的意識;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支教老師通過開展形式豐富的心理團體輔導活動,帶領孩子們發現自身的優點,樹立個人目標;中國美食品鑒課程中,支教老師為孩子們提前購買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經典美食,通過品嘗不同地方的美食,配合老師對不同地區文化的講解,孩子們領略到祖國各地的風土人情,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天文知識科普課程中,支教老師為孩子們講解了天文知識和航天精神,并捐贈了天文望遠鏡,在孩子們的心中埋下了一顆航天的種子;象棋入門教學課程中,支教老師為孩子們講解了象棋的發展歷史和基本規則,孩子們分組練習,在對弈中找到了下棋的樂趣;愛過主題教育課程中,支教老師以講解愛國主義精神內涵貫穿課程,以手語歌曲《萬疆》為表現形式,以愛國知識問答為學習途徑,引導孩子們涵養愛國情懷;在少兒編程入門課程中,支教老師采用Scratch語言,以簡單的圖形化編程語言帶領孩子們制作了海底世界小游戲,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支教活動到此圓滿結束。
研究生支教團的實施,一是促進了中西部貧困地區基礎教育事業發展,搭建起高校參與西部發展的橋梁,在服務人才強國和西部大開發戰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二是在培養知國情、講奉獻、高素質的復合型青年人才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在廣大青年學生中樹立了積極參與志愿服務、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鍛煉成長的良好導向。三是探索建立了“接力服務、定期輪換”的長效工作機制,延伸了高校和服務縣團組織的工作手臂,逐步成為共青團組織引導和鼓勵青年學子服務基層,在與人民群眾相結合、與實踐相結合的生活中受鍛煉、長才干、做貢獻的有效載體。
“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一代又一代的工大人扎根祖國西部山區,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鍛煉、成長、蛻變,這是屬于工大人的一腔熱血!屆屆相傳,生生不息。一年又一年,一屆又一屆,在這片土地上總有辛勞的汗水與希望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