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社區居委會,統籌垃圾分類情況。
12月22日,“變廢為寶”實踐隊的隊員們帶著自己的問題來到了單縣園藝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熱情接待了實踐隊員,并對實踐隊員提出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在與工作人員的交談中,實踐隊員了解到,目前單縣全域的垃圾分類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推進當中,不少社區都已設置垃圾分類設施,并配備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宣傳監督。短暫交流過后,工作人員帶領實踐隊員參觀了社區的垃圾分類設施,實踐隊員發現社區雖配備較良好的垃圾分類設施,但整體上類別較少,每個類別之間并沒有明顯的界限。與此同時,工作人員也表示,單縣的垃圾分類雖已推行很長時間,但只是從大體上分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四大類,每一類并沒有進行更細致的劃分。

圖為實踐隊員參觀社區垃圾分類設施。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王雨涵 供圖
深入社區居民樓,傾聽居民心聲。
在結束與社區工作人員的交談之后,實踐隊員深入社區居民樓,對當地居民進行了采訪,有的居民表示自己之前從未聽說過“垃圾分類”這個名詞,也是近兩年社區普及之后才有所了解,有的居民則表示自己只是按照社區的要求去做,并不了解“垃圾分類”對于生態環境保護有何意義。較年長的居民董先生告訴實踐隊員:“以前自己的垃圾分類知識都來自社區的宣講,不會使用智能手機使自己的消息過于片面化,并不了解真正的垃圾分類,但近兩年不少電視節目也開始進行垃圾分類的講解,這使自己更進一步的了解了垃圾分類。”采訪結束后,實踐隊員對當地居民進行了垃圾分類相關知識的普及,通過宣傳手冊和ppt的形式為當地居民更為細致的講解垃圾分類的分類標準,并明確了“垃圾分類”是讓廢物得到更好利用的主要方式,可以有效的減少垃圾的不合理處理造成的空氣污染、土地污染、水污染等,讓城市更加整潔。

圖為實踐隊員向當地居民普及垃圾分類知識。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王雨涵 供圖
展望社區未來,垃圾分類助力鄉村振興。
在與居民們交談的過程中,實踐隊員了解到目前單縣社區的衛生打掃工作大多都外包給了當地的保潔公司,由保潔公司調控人員對每個社區進行公共衛生的打掃,并將各個社會居民產生的日常生活垃圾統一分類運輸后,進行集中處理。這種垃圾處理模式,不僅減少了人力物力的資源浪費,也讓單縣社區的衛生管理統一標準,使社區更加整潔。進行垃圾的統一處理,也減少了生態污染,讓單縣真正的做到生態綠色。同時,單縣正大力發展生態旅游,不少生態旅行項目已投入開發,單縣的生態項目建設是讓單縣的環境回歸自然,讓來這兒休閑度假的游客可以放松身心,在大自然中陶冶情操,這也是單縣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的目標。
雖然目前單縣的垃圾分類設施有待完善、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仍有所欠缺,但與前幾年相比,居民生活中進行垃圾分類的頻率明顯提高。在此期間,單縣各社區通過社區宣講、分發宣傳手冊、完善垃圾分類基礎設施等手段不斷向居民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大大提高了居民的環保意識,社區衛生問題較前幾年有了顯著的改善,相信在當地政府和人民的不斷努力之下,垃圾分類可以一步步地融入居民的生活之中,實踐隊員也將會以身作則,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生態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圖為“變廢為寶”實踐隊合照。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王雨涵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