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10時,商學院農智創行團成員鄭舒心來到山東省臨沂市費縣同樂莊,對當地葡萄產業進行調查研究。本次實地調研旨在了解沂蒙地區葡萄產業的發展狀況和資源情況,探索科技賦能葡萄產業與旅游融合創新發展策略。


首先,通過對一些農戶的采訪,團隊成員了解到當地葡萄種植應用了許多先進設備,這些設備為葡萄產量和品質的提高做出重要貢獻。隨后,農戶們進一步闡述,葡萄大棚為拱形結構,金屬骨架使其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抗風能力,棚膜透光性好、保溫性強,卷簾機可根據天氣變化智能調整棚膜,保證棚內適宜的光照和溫度。棚內設有棚架、地溫計、降溫設備、滴灌系統等,功能全面,能夠為葡萄生長提供最適宜的環境條件,實現葡萄的優質、高產、高效生產。最后,團隊成員得知,面對市場機制的盲目性、滯后性問題,農戶自主探索銷售新模式,通過多種宣傳方式吸引外地游客前來觀賞、采摘,初步具備與旅游產業融合的條件,但仍需進一步引導開展。沂蒙地區的葡萄產業多為個體經營,但農戶普遍認為集群產業的經濟效益大于個體經營,期望能夠統一組織銷售,解決銷售難題。
本次實地調研的開展選取沂蒙地區具有代表性的葡萄種植地,深入了解當地葡萄產業科技賦能程度和旅游資源情況,為探索一二三產業融合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奠定基礎。
文/山東大學商學院農智創行團鄭舒心
2025年1月18日
作者:農智創行團 來源:山東大學農智創行團
社會實踐經歷推薦
1月18日10時,商學院農智創行團成員鄭舒心來到山東省臨沂市費縣同樂莊,對當地葡萄產業進行調查研究。本次實地調研旨在了解沂蒙地區葡
隨著當今數字化、信息化時代的發展,互聯網的迅速普及,傳統的農產品銷售模式漸漸不及電子銷售模式,為此國家也出臺了《數字鄉村發
12月13日,碧海尋味實踐隊深入靈山衛,到達林記豆海水豆腐店,開展了一場探尋非遺文化的實踐活動,聚焦于當地獨特的海水點豆腐技藝,旨
為積極響應生態文明建設的號召,喚起社區居民對水資源保護的重視,還原河道清澈原貌
11月14日,本支部攜手福建省助困公益協會,共同舉辦了一場洋溢著愛心與溫馨的“病房教室”公益活動。
在一個陽光灑滿房間的日子里,志愿者們開始了他們充滿意義的工作。畫面中,兩位志愿者正在專注地進行著手中的任務。
為進一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更加深入的了解鄉村振興在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意義,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