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習近平主席在黨的十九大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提升家鄉社區群眾愛眼護眼的意識,2022年7月12日上午9點,“睛”彩“視”界社會實踐團隊通過騰訊會議面向參與群眾進行了第一次近視防控的科普講座。
本期科普講座由蘇州大學“睛”彩“視”界社會實踐團隊成員羅意主講,團隊全體成員、相關社區群眾參加講座。整場科普講座以近視防控為中心詞,圍繞認識眼睛、近視形成的原因、發現近視、保護近視、近視的解決方法五個方面展開講解。
主講人給大家清晰地介紹了眼睛,并生動形象地將眼睛比喻為變焦照相機----其共同點是都有四大重要的視功能,即調節功能,老視,色覺與雙眼視覺。隨后,主講人分析近幾年青少年近視率變化趨勢并帶領大家認識近視。近視包括假性近視與真性近視,假性近視和遠視弱視均建議散瞳驗光。假性近視者不需要戴眼鏡,但若假性近視者長期佩戴眼鏡,反而會造成真性近視。
近視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具體包括:環境因素、遺傳因素、飲食因素和體質健康因素。只有明確近視形成的原因才能更好地預防近視。當主講人問起近視的不便之處,參與群眾紛紛表示給日常生活、運動和升學就業帶來困擾。此外主講人補充道高度近視可致盲。
對于如何發現近視,主講人建議在座的各位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用眼神態來判斷視力狀況,一旦發現異常,應及時與老師溝通或者就醫。家長們也表示會密切關注孩子學習時光線與坐姿的問題,指引孩子在好好學習的同時愛護眼睛。
相對于認識眼睛、近視形成的原因、發現近視,如何保護視力顯得更為重要。主講人首先提出要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這也是大眾所熟知的。除此之外,主講人強調自覺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量,選擇良好的視覺環境以及保證充足的睡眠也同樣不能忽視。各位家長也表示要嚴格控制孩子每日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并督促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本次科普講座給在座各位提供了較優的愛眼小習慣,大大提升了參與群眾愛眼護眼的意識。團隊成員將積極投身到愛眼護眼的志愿宣講活動中去,讓更多人領略到團隊的風采。通過科普講座與線上線下宣傳相結合的模式,“睛”彩“視”界團隊會幫助更多的人愛眼護眼。
團隊:“睛”彩“視”界
聯系人:鄭雨晗
撰稿人:趙雨軒
供圖者:羅意 譚皓陽 鄭雨晗 段予萱
審核通訊員:譚皓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