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拓荒牛(圖源網絡)
1月19日,中國海洋大學“特區精神”調研團來到了第一代深圳人——62歲的陳爺爺的家中,面對面地深入了解深圳特區的發展過程及感悟。據陳爺爺分享,對深圳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遍地高樓拔地而起,此外,物質生活水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大大提高。緊接著,陳爺爺回憶了改革開放前的場景。陳爺爺說,那時很多人冒著生命危險從蛇口偷渡到香港。他分享了一首膾炙人口的小詩:“寶安只有三件寶,蒼蠅蚊子沙井蠔,十屋九空跑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深圳前身叫寶安縣)可見當時香港與大陸發展的差距。但改革開放以后,這樣的趨勢卻發生了扭轉,來到深圳打拼的年輕人不再奔赴香港,而是選擇深圳作為自己的發展平臺。而這的年輕人雖然來是身無分文,但隨著在深圳的不斷拼搏,也都有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圖2:調研團公眾號“瞭深于海”截圖
1月23日,中國海洋大學“特區精神”調研團通過線上形式采訪到了來自TCL實業中國營銷本部的左波先生,希望從深圳工作者與企業的視角來感受特區精神。
采訪的第一部分主要圍繞著左波先生自身來深圳發展的經歷進行訪談。據左波先生介紹,他是大學畢業后從外地來到深圳打拼,那個時候恰逢深圳改革開放初期,深圳仍然是一片荒草地。選擇深圳發展的原因正是考慮到其改革開放的發展前景非常廣闊,活力十足。
采訪的第二個部分我們則從政策的層面來了解深圳發展優惠。據了解,TCL在深圳成立華星光電符合了當時國家對顯示技術產業的發展要求,得到了深圳市政府七十個億的入股投資。政府不僅為企業的發展解決資金難題,在辦事效率上也為企業一路開綠燈。據左波先生反映,深圳的辦事人員服務態度可嘉,充分為百姓和企業需求考慮,辦事效率極高。
采訪的第三部分則直接讓左波先生談談他對于特區精神的看法以及實質上的感受。左波先生總結道,他認為特區精神最突出的特點即是敢為天下先,這樣的氛圍為深圳的的年輕人創造了豐富的機會。左波先生還分享了TCL的故事。“TCL其實是國內最早走出國門做海外公司的家電企業。”左波先生分享道。當時的TCL在國內市場上的規模并不大,但是TCL敢于走出國門,收購了一家世界前三的手機公司,以及一家歐洲最強的彩電公司。這次的收購讓TCL在其中學習到了很多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并且為將來在國際舞臺上的競爭帶來了強有力的優勢。
采訪的第四部分則展望了特區精神的未來,企業應當具體如何繼續踐行特區精神。左波先生首先指出,我們應當重點由過去的生產加工、外貿出口,轉向自主的技術的研發、開發,甚至是一些關鍵核心部件的掌控及專利技術的掌控。左波先生自豪地說道:“我們應當從這個層面去發展我們民族的一些工業和產業,面向未來世界的競爭,未來為中國,以及世界的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引領整個的產業,行業的發展。”
圖3:調研團通過騰訊會議對左波先生的訪談截圖
通過與深圳特區發展親歷者的零距離交流,我們深刻感受到了深圳人滿滿的活力。一句“來了就是深圳人”激勵了千千萬萬的青年赴拼搏。我們會發現,深圳最不缺的就是年輕人。而這些年輕人們都有個共同的特點,絕非學富五車、家纏萬貫,全皆兩手空空但卻懷揣著滿腔期待與朝氣的無畏將來的青年人。這也許是特區精神的最小單位,深圳卻雙臂懷抱了每一份的熱情與創意,匯聚了整座城的青春。
圖3:拓荒牛(圖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