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弘揚并傳承紅色文化,賦紅色文化以溫度,融紅色文化于生活,予紅色文化以熱度,探尋紅色文化多元化發展!湖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滿天星實踐隊負責人組織隊員們在今年6月12日晚上19:00,湖師一站式社區召開了2022年暑期社會實踐動員大會。此后,又在輔導員老師們的指導下確定了調查問卷題目,明確了調查的方向、內容和方法。至此,我們歷時20天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正式拉開了序幕。
湖北師范大學“滿天星”暑期社會實踐隊在實踐過程中共隨機發放紙質問卷150份,電子問卷400份,其中電子問卷的有效回收問卷373份,有效回收率為93.3%。走訪調查10位家鄉黨員干部并有效拍攝采訪視頻,形成了科學的調研問卷資料以及實踐報告。幾百份的試卷分析,十多天的親身經歷,二者的結合使我對此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有了更多更深的體會與理解,真正理解了《論語》中“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的真諦。
最終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大部分的社會民眾雖對紅色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還是存在認知較模糊的現象。所以,在傳承紅色文化之路上,我們需要積極鼓勵人民群眾多多參與紅色文化活動:賦紅色文化以溫度,融紅色文化于生活,予紅色文化以熱度,強紅色文化之自信。
采訪過程中,在黨員干部們的回憶下,我彷佛穿越到那個戰火燃燒,硝煙彌漫的歲月。在那戰火中我們的先輩用他們的生命換來了今天的國泰民安。戰爭的爆發激起國民的憤慨,無數的先輩放棄和家人一起團聚,放棄自己的青春甚至放棄自己的生命,只為喚醒沉睡的紅色文化情懷,只為傳承革命歷史文物之中蘊藏的紅色基因。
言畢,我的思緒也回到了現實,我不禁捫心自問,作為當代青年的我,又該怎么為祖國的發展奉獻一份力量呢?這個問題我思忖了許久,最終我聯想到了自己的“身份”——一名大一師范生。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中國共產黨和廣大中國人民骨子里印刻的紅色文化情懷功不可沒,紅色文化的傳承,從我做起。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更是身負重任。
這次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我認為對我將來步入社會起到了一個橋梁、過渡的作用。它不僅是人生的重要的階段、重要的步驟,同時,也對于我將來踏入工作崗位起到了莫大的作用。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不僅在無形中加深了對自己的認知,增強了努力學習紅色文化的毅力,同時提高了我的團隊合作能力,并樹立了將其與社會需要相結合的信心,使我更加了解社會。作為一名即將登上三尺講臺的未來人民教師,我們應樹立好正確的三觀,時刻做好紅色文化的繼承者與弘揚者。
當代青少年,作為祖國未來的希望,作為祖國未來的接班人,作為祖國的繼承者,社會實踐活動是不可或缺的。社會實踐活動在開闊我們胸襟,使我們的目光不局限于學校的同時,以良好的形式引導我們正確地步入并投身社會;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學習,不斷探索,久久為功,行穩致遠,不僅提升了我們的自身素養,樹立服務社會、奉獻自身的責任意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我們勇于擔當,敢操實業,為民族謀未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