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國家號召,踐行當代大學生社會責任,助力鄉村發展,西安外國語大學楓火志愿者隊在2022年暑期,前往榆林市府谷縣實地調研,對于當地的移民搬遷戶進行調研采訪。自2022年7月15日起西安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楓火志愿者隊為助力鄉村發展振興 “鄉村振興走基層,青春聚力正當時”暑期社會實踐隊開始了為期五天的三下鄉活動。
鄉村振興之路是促進國家發展建設的必由之路,對致力打贏脫貧共攻堅戰起到重要作用。大學生志愿服務走進鄉村,深入基層,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探索鄉村發展的優勢突破口,實現城市與鄉村、鄉村與鄉村的資源配置的優勢互補,從而摸索出有較高實際推廣價值的志愿服務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模式和路徑。
從新府山社區出發,在新府山社區西安外國語大學楓火暑期實踐團對當地移民搬遷戶進行實地調查,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與老人們進行心與心的溝通,了解到搬遷前后的過程,以及民眾的意愿。同時走訪了當地居民住所,深入了解到搬遷戶的居住狀況和生活水平。在此過程中隊員收益良多。

(上圖為實踐團成員實地走訪調研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盧靜提供)
無畏困難,負重前行。七月份正值天氣炎熱干燥,火辣辣的太陽似乎能將大地蒸干。隊員們前往農業基地進行調研,在走訪了當地的蔬菜大棚后,西安外國語大學楓火暑期實踐團了解到了農作物生長過程,同時也了解到了當地移民搬遷戶在農業基地就業的良好態勢。在對專業技術指導采訪的過程中,專業告訴我們光有理論沒實踐不行。就像每個大棚,每個作物,長到什么時間,怎樣管理,這個一步步得來上。這個這個大棚農業沒有死規定,不像學習去打多少農藥、長多好、積壓多少倍,那不行,它是里邊分那個養的,一個裝一個不裝,裸養的和裝養的不一樣,噴水多少不一樣,這個跟管理有關系,比如說同樣養料不一樣出來效果不一樣,有的人摘得窄有的人摘得寬,這個跟供給也有關系,跟這個噴水、棚墻、粗細各方面都有關系.沒有養到要操刀多少。長勢的前期是特別復雜的,必須親身經歷才能把這件事情完成。所以我們大學生必須實踐才可以明白很多事情。

(上圖為農業專家講授育苗過程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盧靜提供)
在新府山黨建中心,那里的基層干部向我們展示他們的人生價值--學習、敬業、奉獻。那里的農民讓我感受到了勞動人民的樸實以及他們對知識的需求。他們可供我們學習的地方太多太多。說起我們這些大學生,空有書本知識,到基層鍛煉的機會是非常少的,但是基層的確可以鍛煉人,能將人的優秀品質充分展現;鶎邮强啵瑮l件是差,可誰都知道“梅花香自苦寒來”的道理,況且基層是那么需要那些有知識,有能力的大學生去貢獻力量。通過這次活動讓我認識到:一個合格的大學生必須要有實踐能力,基層需要大學生,大學生也需要到基層去,基層的鍛煉,可以不斷地增強我們的實踐能力,這樣才能成為名合格的大學生。

(上圖為在農投公司合影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盧靜提供)
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不斷面對艱難困苦,在一次又一次的磨練下成長;赝覀冏哌^的道路,有陽光也有風雨,有芳草也有荊棘,快樂與憂傷交織,幸福與痛苦攜手。我們品嘗到了苦瓜般的清苦、蜂蜜般的甘甜、檸檬般的酸澀……這一路我們曾哭過、笑過、頹廢過、努力過、成功過……我們由始至終一直懷揣著初心,不曾放棄。而這些也正構成了我們成長的軌跡。正如魯迅先生所言: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我們的光亮雖然微小,但我們希望能夠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