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黃河一份情,兩岸綠林四季清。2023年7月11日,青島農業大學化學與藥學院助力黃河流域保護社會實踐服務團在東營市黃河口鎮展開了保護母親河科普宣講。
黃河口鎮是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墾利區東北部,黃河入海口,東瀕渤海,南跨黃河河口南大堤與永安鎮相鄰,西與墾利街道、利津縣陳莊鎮交界,北沿黃河河口北大堤與河口區孤島鎮、仙河鎮接壤。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上午十點,實踐服務團成員開始宣講,向村民們詳細講述保護母親河的重要性,村民們熱情洋溢,積極回應我們,主動找我們了解宣傳內容。實踐團成員們也及時的收集視頻資料等。實踐服務團成員每兩人一組在街坊里發放保護黃河的宣傳單,接收的村民認真了解學習宣傳單的內容。
大河泱泱,大潮滂滂。2021年10月20日至2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山東省東營市,考察黃河入海口,并在濟南市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
他強調,長江、黃河兩條母親河養育了中華民族,孕育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在長江、黃河流域繁衍發展,一直走到今天。新時代,我們要把保護治理母親河這篇文章繼續做好。
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黃河流域的生態發展同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息息相關,都是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脆弱,水資源保障形勢嚴峻,更需要我們每個人積極進行黃河生態保護,配合政府等部門的工作,共同推進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作者:馮心茹來源:社會實踐閱讀:
社會實踐心得推薦
清晨,有清脆的鳥鳴聲,有清新的空氣,遠遠望去還能看到村民煙囪傳出的一縷縷肥白的煙先生。當然,在這炎熱的夏季,少不了太陽公公向我
歲月悠悠,飄逸的白云牽走童稚的歌謠,洶涌的江水載走純真的幻想,夢想的天空又多了些許燦爛的云霞,引領著無數的追夢者,如夸父逐日般
俗語說,“縫百家被,穿百家衣”。在中國早期的社會里,有種習俗。據說當家中的初生小孩滿一百天時,父母親就會到各家各戶或親朋好友家
作為“萌芽”社會實踐隊的隊長,日常除了處理一些必要的任務和了解各組情況外,還要做的一件很重要的事是查看支教課堂的開展,因為課堂
陳氏制鼓技藝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深入了解和傳承這一技藝,我參加了一次陳氏制鼓技藝
陳氏制鼓技藝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深入了解和傳承這一技藝,我參加了一次陳氏制鼓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