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晴朗,出發當天,我們買了一大袋水果,剛一進去就看到敬老院里有個很大的后院,里面有很多鍛煉身體用的運動器械,有非常多的老人在鍛煉身體。 一開始,我們還很拘謹,以至于不敢向他們打招呼,但他們看到我們后很興奮地招呼我們,老人們的熱心與熱情反到讓我們這些給他們送愛心的人感到溫暖,甚至還有老人拉著我們的手噓寒問暖,十分關心我們各方面的情況,看得出老一輩對年輕一代殷切的希望和關懷。而我們也關切地詢問了老人們的身體狀況和生活情況,并與他們聊起了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老人們給我們講述了很多他們年輕時的故事,也聊到了他們的子女,言語間流露出他們對子女的關愛和期盼,或許他們嘴上常說在敬老院里頤養天年很開心,很安逸,與同齡人相處感受到生活的樂趣,但是誰又能了解這些孤寡老人們的寂寞與孤獨呢?
下午正好碰上了池州市人民醫院為養老院開展的老年健康服務活動。醫生們為老人測血壓、脈搏等。在與醫生的交談中得知,醫院會定期為老人們檢查身體。這可以及時地反映老人們的身體狀況。

告別了老爺爺,我們又到隔壁房間問候,接連走了幾間房間,我們意識到老人中大部分都是行動不便的。其中有一位老奶奶令我印象深刻,老奶奶是天津人,和藹可親。她不僅向我們講述了當年她長途跋涉來到池州以及與老伴相識的情景,還吐露了她中風生病時的往事。從她的言語中,我們清楚地了解到老奶奶是個積極樂觀的人,對生活充滿希望。聽著老奶奶的話語,讓我們明白了即使生活再艱辛,但只要懷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知足常樂,生活中的一切都會變得簡單,沒有過不了的坎,也沒有渡不過的河,用快樂的眼睛喜看生活,其實幸福就在我們身邊!

但那些子女卻不知道,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時才知道為時已晚。小時候,父母牽著我們的手,教我們用湯匙、用筷子吃東西、教我們系鞋帶、扣扣子、穿衣服、梳頭發、擰鼻涕。他們從不厭煩,從不要求什么回報,他們只是一心的希望我們好。當他們老了,我們卻厭煩他們的抱怨,厭煩他們的遲鈍。曾看到過一句話:孩子!當你還很小的時候,我花了很多時間。這些和你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是多么的令我懷念。所以,當我想不起來,接不上話時,請等我一下,讓我再想一想……在養老院里的老人無論身邊有多少好友一起娛樂有多少護工悉心照料,但他們最渴望最想得到是每天都有子女陪伴在身旁,孫子孫女承歡膝下。

經歷了為期三天的慰問老人的志愿活動,我們直觀地體會到了現在養老體系的完善和設施的健全。老人們都能很好的適應養老院的環境,實現了“老有所養”。其次在與老人們的交談中,我們感受到他們內心深處的對親情渴望,即使養老院環境再好,也比不過有兒女陪伴在身旁。同時,老人們在與我們相處的過程中,無時不刻地透露出對年輕一代的殷切希望,他們希望我們這輩年輕人能夠學有所成、能夠回報社會、報效祖國,但最重要的一點是長大后能夠陪伴父母,讓父母享受天倫之樂。
牽手夕陽紅,溫暖老人心。通過此次實踐活動,我們充分認識到了社會的養老現狀,體會到了空巢老人內心的孤獨和對親情的渴望。也在此積極呼吁社會加強對老年人養老問題的重視,希望更多人能夠多陪伴自己的父母,期盼更多年輕人前往敬老院拜訪慰問老人,為他們的生活增添一絲溫暖和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