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蔣家池頭村的金溪湖美景。大學生校園網通訊員 沈雨霞 攝
如此怡人的景色當然也是最適合養老的,蔣家池頭村最著名的便是村中的孝膳堂了,老有所養、老有所為、老有所安便是村支書陳倫書記傳達給我們的信條,在書記的支持下,我們自告奮勇的加入到了志愿打飯的隊伍中,每個老人的標準都是三菜一湯一飯,這樣的配置也只需要花費三元錢。每位老人都會在我們將餐盤給他們配送到桌的時候向我們微笑致意,看見老人們滿懷笑意的吃著我們盛給他們的飯菜,再和我們這些小志愿者閑談幾句他們年輕時候的風光,我想這里的老人們一定在心中有著一個健康積極的心態,看到這樣的笑容,便是此行最大的收獲。在一番辛勤忙碌之后,孝膳堂的阿姨還單獨給我們實踐團隊做了一頓豐盛的飯菜,是那樣的可口,我想這就是鄉村生活中樸實無華的“和美”,這種純樸的鄉土風情無不讓我動容。

圖為團隊實踐成員們在孝膳堂進行志愿服務為老人們盛飯菜。大學生校園網通訊員 沈雨霞 攝
午餐過后就是我們的實地調研時間了,但因為當地都是老年人,老人們大多只會當地的寧波方言,給我們的溝通交流帶來了極大的困難,但好在我們團隊之中還是有同學知曉寧波當地的方言,問卷調查有條不紊的進行中時,我們偶然碰到了一對老年夫妻,他們都不是當地的居民,但是因為從網上知曉蔣家池頭村的養老服務有所保障,便從杭州來到了這個村莊,老人們很擅談,給我們講述了他們年輕時的愛情故事,兩個人從年輕時便相互扶持,到了老年更是一拍即合,和兒女們知會了一聲便來到了村莊。這種生活中簡單的美好更是讓我們看到生活的期許。
七月盛夏的太陽實在火辣,老人們都在老年活動中心里面避暑,我們也來到了老年活動中心開展調研,老人們悠閑的坐在躺椅上觀看大屏幕播放的戲曲、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打打牌,我們便陪伴在老人身邊同他們聊聊天、解解悶。
村中更是有一眾鄉賢,年輕時漂泊在外為了生計而打拼,如今功成名就毅然回歸故里并出資為村里的建設添磚加瓦,也是對新時代共同富裕的良好踐行,共同富裕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后富,鄉賢們沒有忘記尚在村里老人,出資購買乒乓球桌、臺球桌、躺椅等給老人們改善生活,也給我們這些年輕人針對建設美麗家鄉,不讓任何人掉隊上了生動形象的一課。

圖為實踐團隊成員在健身房與村內老人切磋球技。大學生校園網通訊員 沈雨霞 攝
這次實地調研讓我了解到了鄉村振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鄉村共同富裕是鄉村振興戰略的根本目標。推動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全面實施,實現鄉村振興與共同富裕相互促進、相互支撐的目標。只有共同富裕,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讓每一個鄉村居民都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通過共同富裕,讓鄉村煥發勃勃生機,創造美好的明天。要加強對老人的關愛和扶持。讓老人們充分感受到“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晴”。這七天的收獲眾多,就不再一一贅述,惟愿你我不啻微芒,造炬成陽,成為新時代所祈望的太陽。(通訊員 尹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