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簡單就我的工作談談,在調研過程中,我們的主要工作莫過于實地走訪。在實地走訪中,我跟隨團隊去到了許多舟山市文化傳承工作的前沿陣地,例如文化館、博物館等。這其中他們的規模有大有小,但無論規模大小都讓我對舟山這座海港、海島之城有了更多了解。

圖為團隊成員實地走訪舟山博物館。孫健哲 供圖
首先在這次的工作中我最大的收獲莫過于同通過調研我感受到了這座海洋城市的獨特文化魅力,讓我對舟山的文化傳承工作有了更強的信心與動力。我們在這些文化館,博物館的所見所聞構成我對舟山的初始印象。舟山鑼鼓、漁民號子、婚嫁廟會等舟山獨特的民風民俗展現了舟山人熱愛生活,熱情淳樸的的底色;不懼風浪出海生產和英勇抗擊侵略的歷史展現了舟山人不懼艱險,勇于抗爭的精神;精美的螺鈿制品與栩栩如生的木偶展現了舟山人的心靈手巧?匆娺@些的我,深深為之吸引,讓我對文化傳承工作的開展有了更大的信心。畢竟有著如此豐富多彩且富有特色的文化,這對于文化傳承工作的開展上已經具備了巨大的先天優勢。


圖為團隊成員實地參觀馬岙博物館。林文哲 供圖
隨著調查的深入,我漸漸的感受到數字化技術在文化傳承領域具有輝煌的前景與巨大的優勢——“智”。數字化傳承文化的“智”體現在現實中的方方面面,最直觀的表現莫過于數字化后文化傳承的途徑與載體更加多元、便捷。通過調研我們發現,數字化技術為文化傳承注入強大動力。
數字化技術打破了時空限制,讓傳統載體中因為時空桎梏平日難以接觸到的珍貴文化資源,在游客面前觸手可及。高新的數字化技術的應用,產生了眾多新興的途徑傳播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通過數字建模,文物得以高精度重現;通過線上展覽,讓更多人領略文化魅力:通過數字化互動設備寓教于樂,讓文物文化活了起來。數字化生動的演繹了傳統文化的故事,激發大眾興趣,為文化傳承開辟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在馬岙博物館中,場館運用了數字技術,通過數字化投影與講解模塊,生動的展現了馬岙原始時代先民的生活狀態;在舟山博物館,場館運用數字技術,對場館內的文物進行精細化的建模,實現了文物的全方位可視化互動觀賞;在東海游擊總隊紀念館,場館運用數字技術設置了可互動的黨史學習模塊,讓游客能親身參與互動,極大的提升了游客的參與度……以上等一線實例,無不證明了數字化技術在文化傳承上大有可為,大有作為。

圖為團隊成員在東海游擊總隊親身體驗數字化黨史學習設備。林文哲 供圖
在調研之初,我個人對文化傳承工作的理解十分淺薄,開始之前在得知要歷經好幾周的實地走訪調研,甚至個人的想法是不解的。因為在那時我的眼中搞文化傳承這種工作,應該就是讓我們實地去發傳單、教非遺,對此我提不起過高的興趣。可在歷經了幾天的實地走訪與調研后,我看到了這些文化令人著迷的地方,并深深為之折服。當我在舟山博物館中看到美麗的漁民畫、在青瑾造物社和居山小院中看到精美的螺鈿制品如何誕生的時候,我便認為,這些祖先饋贈給我們這些后代優秀的文化理應讓更多的人看見,讓我們的后輩看見。我的觀念開始轉變了,從以往的被動接受任務不同,我開始積極主動的參與這次的實踐活動,努力的為文化的傳承與賡續盡自己的努力。

圖為團隊成員在海山公園發放調查問卷進行調研。林文哲 供圖
經過的這次的調研活動我學到了許多。我認識到了,在生活中面對問題,懷揣著實干精神與科學嚴謹的態度去做調研、去處理,科學的認識問題;同時也要積極的擁抱新興技術,打開思路,運用創新思維去解決問題。-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