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召喚:綠色發展的時代背景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為我們指明了方向,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這一理念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濟寧煤礦區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在全球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我國致力于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指南。濟寧市積極響應國家綠色低碳轉型號召,大力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走進煤礦區,智能化改造的成果令人矚目。采煤機自動感應煤層厚度,精準作業;運輸系統實現智能調度,效率大幅提升。鄒城市東灘煤礦、鮑店煤礦,任城區唐口煤礦等礦區憑借卓越的智能化建設成果,成功通過國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礦驗收,金鄉縣金橋煤礦等煤炭企業憑借綠色發展理念與實踐,入選省級以上“綠色礦山”行列,這一系列成果,不僅是技術的革新,更是理念的轉變,為我們展現了傳統能源行業綠色轉型的無限可能。除此之外,經濟生態化發展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必由之路。濟寧市各煤礦區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注重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態環境的保護。通過發展循環經濟,實現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推廣清潔能源,減少對傳統煤炭的依賴。這種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協同共進的模式,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
青春擔當:實踐目的與意義
此次實踐,我們懷揣著多重目標。首先是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在學校里,我們學習了可持續發展、生態經濟等理論知識,但只有走進煤礦區,才能真正理解這些理論在實際中的應用。看到智能化設備降低能耗、減少污染,我對可持續發展和高質量發展有了更直觀的認識。其次,探索濟寧煤礦區的轉型模式,為其他地區提供借鑒,這是我們的責任。在調研中,我們發現了許多成功經驗,如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科技支撐的合作模式;同時也面臨著技術創新成本高、人才短缺等挑戰。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我們的實踐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在團隊協作中,我們分工明確,共同完成調研任務;在與當地居民和企業溝通中,我們學會了傾聽和表達,提高了溝通協調能力,這些實踐技能將是我未來步入社會的寶貴財富。在社會調查活動中,我們也了解到當地居民對環境改善的期望,也看到了企業在轉型中的需求,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肩負著推動社會進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知行合一:實踐方式與過程
在實踐過程中,我們采用了多種方式。實地調研與考察是我們了解煤礦區的重要途徑。我們深入礦區,了解煤炭從開采到運輸的全過程。通過與一線工人交流,我們感受到了他們對綠色轉型的期待和努力。走訪調研、問卷調查等形式,讓我們全面了解了煤礦區的綠色轉型情況。在走訪中,我們發現一些企業在綠色發展方面的投入不足,原因是對政策的了解不夠深入。我們也收集了居民對環境質量的評價和對煤礦區發展的建議,通過分析數據我們看到了綠色轉型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為提出建議提供了依據。社會調查活動讓我們深入基層,了解到更多實際情況。我們圍繞煤礦區周邊農村的生態環境變化展開調查,發現隨著煤礦區的綠色轉型,農村的生態環境也得到了改善。但同時,也存在一些環境污染問題,如煤矸石的堆放等。未來可期:實踐感悟與展望
這次寒假社會實踐,讓我收獲頗豐。我不僅學到了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我對中國式現代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對自己的未來有了更明確的規劃。在實踐中,我看到了綠色發展的力量。濟寧煤礦區的轉型,不僅改善了環境,還提升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讓我堅信,只要我們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不斷創新,就一定能夠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要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將繼續關注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展望未來,我相信濟寧煤礦區的綠色轉型將取得更大的成就。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更多的創新技術將應用于煤炭行業,實現更高效、更環保的發展。這次社會實踐將成為我人生中一段寶貴的經歷,激勵我不斷前行,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美好愿景而努力奮斗。(通訊員 孫夢涵)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