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 張碩
為進一步挖掘日照市獨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活態傳承與創新發展,2025年2月9日,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非遺探查實踐隊走進了日照市東港區后村鎮這個被譽為“非遺文化之鄉”的地方,通過實地考察、訪談記錄與親身體驗,深入探索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及其在現代社會的傳承與發展路徑。
非遺之光,閃耀后村古鎮
實踐隊的第一站是后村鎮的非遺文化展示中心,這里匯聚了后村鎮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一進入展示大廳,隊員們就被一幅幅精美的漁民畫所吸引。這些畫作以獨特的藝術手法,展現了后村鎮漁民們的生活場景和海洋文化,從捕魚的艱辛到收獲的喜悅,每一幅作品都蘊含著漁民對大海的敬畏與熱愛。隊員們在與漁民畫傳承人李老師的交流中了解到,漁民畫的創作靈感來源于漁民們的日常生活,它不僅是藝術的表達,更是漁民文化的重要載體。

圖為后村鎮非遺文化展示中心的紀念品。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碩 供圖
在展示中心的另一側,貝雕、面塑、茶藝等非遺項目逐一呈現,它們各具特色,無一不展現著后村鎮非遺文化的多樣性和獨特性。實踐隊員們在貝雕傳承人王老師的指導下,親手嘗試制作貝雕作品。王老師一邊演示一邊講解,她巧妙地利用貝殼的形狀和顏色,通過雕刻和拼貼,創作出一幅幅精美的貝雕藝術品。隊員們在動手實踐中,深刻感受到了貝雕藝術的魅力與匠人的智慧。
親身體驗,共繪非遺新篇
為了讓實踐隊員們更深入地了解非遺文化,后村鎮特地為實踐隊安排了非遺技藝體驗活動。在茶藝體驗館,隊員們跟隨茶藝傳承人張師傅學習茶道禮儀和泡茶技巧。張師傅詳細介紹了茶葉的種類、泡茶的步驟以及茶道文化的內涵。隊員們在張師傅的指導下,親手泡制了一壺壺清香四溢的茶湯,他們細細品味著茶湯的韻味,感受著茶道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外,隊員們還體驗了面塑和剪紙等非遺技藝。在面塑工坊,他們跟隨面塑傳承人趙老師學習制作各種面塑作品。從揉面、塑形到上色,每一步都需要細心和耐心。隊員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創作出了一個個生動可愛的面塑作品。在剪紙工坊,他們則在剪紙傳承人劉老師的指導下,學習剪紙的基本技法和創意構思,創作出了一幅幅寓意吉祥的剪紙作品。

圖為游客在非遺文化展示中心的體驗活動。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碩 供圖
文化尋根,共話非遺未來
在調研的尾聲,實踐隊員們與多位非遺傳承人進行了深入的座談交流。座談會上,傳承人們紛紛表達了自己對非遺文化傳承的熱愛與執著,也分享了在傳承過程中遇到的挑戰與困惑。他們希望政府和社會各界能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支持,共同推動非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實踐隊員們也積極發言,他們表示通過此次實踐活動,深刻認識到了非遺文化的重要性和獨特價值。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他們愿意承擔起保護和傳承非遺文化的責任,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不僅讓實踐隊員們深刻領略了后村鎮非遺文化的魅力與底蘊,也為非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未來,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非遺探尋實踐隊將繼續關注非遺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工作,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青春力量。同時,他們也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能夠喚起更多人關注非遺文化,共同守護這份珍貴的民族瑰寶。

圖為曲阜師范大學非遺探查實踐隊合照。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鞏芯如 供圖
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非遺探查實踐隊 責任編輯:劉顏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