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農學子三下鄉:傳承紅色基因,助力鄉村振興
中國青年網六安6月24日電(通訊員張怡寧 江子豪 江文卿)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與十四五規劃提出的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目標,6月24日,安徽農業大學“星與心源,助農高遠”實踐團前往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梅山鎮,正式開展為期三天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通過參觀調研、問卷調查、深入訪談,接受紅色傳統教育,探析當地紅色致富之路。此外,團隊發揮自身優勢,為村民科普先進養殖技術、宣傳普及養殖知識。探訪英雄紀念館,感悟軍民魚水情
“星與心源,助農高遠”團隊前往金寨縣革命博物館與紅軍廣場,參觀學習光輝革命斗爭歷史。參觀期間,隊員們積極與講解員交流,了解到,金寨是習近平總書記安徽考察第一站,是中國工農紅軍的重要發源地。百年來,金寨人民以大無畏的犧牲精神,為中國革命事業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勛。看著館內墻面上一行行犧牲烈士的名單,以及很多功勛將士的遺物,大家的內心備受震撼。正是先輩們不畏艱險,無私奉獻的精神,才有如今的美好生活。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大學生,大家要沿著革命前輩的足跡繼續前行,把紅色江山代代相傳下去。
參觀完畢后,團隊來到金寨紅軍廣場祭奠軍魂,在專業人員的宣誓領讀下進行入黨宣誓,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鏗鏘有力的宣誓聲響廣場,所有隊員都深受感染,仿佛回到了那個風雨如磐的年代。
科普宣傳養殖技術,真情溫暖留在鄉村
調研期間,團隊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結合學校特色,為當地養殖戶科普宣傳先進的養殖技術,共同討論養殖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在調研過程中,隊員們發現多數養殖戶養殖時缺乏專業先進的技術支持,因此與養殖戶耐心交流后,隊員向養殖戶提供團隊制作編寫的養雞手冊,得到了村主任和村民的支持與感謝。
實踐隊員們為了使得調研結果更加準確真實,走訪多家農戶,采用聊天提問的方式,進一步了解農民們對養殖技術的看法,并且向農戶宣傳當地的大別山綜合試驗站,改善養殖技術,解決禽類產品滯銷問題,增加農戶收益,促進產業發展,積極服務我省“兩強一增”行動計劃。農戶多數是中年人或者老人,農戶們面對實踐隊員的到來,都非常熱情地接待并回答了問卷內容。
生態旅游項目好,鄉村振興見實效
團隊切身體驗多個生態旅游項目,見證鄉村振興取得階段性成效。隊員們在領導的帶領下參觀眉山鎮小南京村,發現該村開設多種旅游生態項目如度假村、農家樂、運動設施等,成功吸引許多家庭和學校前來進行體驗活動。而在農家樂中,雖然食堂的裝潢和菜品的賣相樸實無華,但是食材選自當地采摘園,回味著舌尖上的還能為當地農場品推廣宣傳,以較低的成本獲取較高的收益。
除了旅游項目,團隊還上山走進生態農業園和茶園,實地考察綠色經濟發展情況。了解茶葉的生長態勢與生長環境及習性特點,以及著名茶葉——六安瓜片的工藝制備。隊員們也深刻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中茶文化的魅力。隊員參觀發現,山上除了種植西瓜、茶葉等之外,還飼養了很多雞。據農戶介紹,除了觀光,采摘園內的農作物既供游客采摘,又接受訂購外銷,經濟效益高。
為了解鄉村振興的實際成果和村民們的生活滿意度,隊員們針對村內不同年齡段村民進行問卷調查并與村書記進行深入訪談。調查顯示,如今不少村民在家門前的種植園種植,錢袋子就能鼓起來,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鄉村振興可見實效。而對于當地發展紅色旅游的態度,大部分村民都表示無條件支持,對黨和政府的信任與感謝更是溢于言表。
三天的時間雖然很短暫,但團隊對于六安金寨縣的基本情況也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團隊成員們也明白當今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更應該好好珍惜現在,積極向上,為更好的未來努力成長與奮斗。為期三天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全體隊員的共同努力下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