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調研主題“賦能雙減品書香,暑期悅讀伴成長”密切貼合“雙減”精神與新課標理念。“雙減”政策旨在進一步落實“減負”,在減輕學生課后作業負擔的同時,保證作業對于學生課后鞏固所學知識的質量,將作業設計納入教研體系,系統設計符合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導向的基礎性作業。在調研過程中,2022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中關于閱讀目標的指向性說明:“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具有獨立閱讀能力。能閱讀日常的書報雜志,初步鑒賞文學作品,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等。”為本次調研提供主要的評判標準。
本次調研緊扣當下“雙減”政策實行后對課后作業影響巨大的這一熱點,以小學階段閱讀對于學生發展的價值意義為主要指向,以當下小學各階段暑期閱讀作業的主要內容和變化為切入點,通過向學生、教師和家長分發問卷、訪談等方式,較為準確地掌握了當前雙減”政策實行后江蘇省小學暑期閱讀作業布置的現狀。團隊10名成員來自南京師范大學兩個學院兩個專業,以不同的教育視野和邏輯方式,對江蘇省小學生暑期閱讀作業進行調研,并在觀點的碰撞與融合中拓寬了研究的角度和深度。成員們著眼于基礎教育的小學階段,從老師、家長等多角度,通過“問卷、訪談”對江蘇省小學生及其家長與老師對于當下暑期閱讀作業的布置與感想進行調查。力求了解“雙減”背景下小學暑期閱讀作業對于學生閱讀能力和成長發展的深層次影響,以進一步從教育學、心理學視角分析小學暑期閱讀作業設計的發展方向與完善措施。
在隊長張嘉一的有序組織下,團隊成員積極地進行前期準備。成員們首先閱讀大量文獻,了解暑期閱讀作業應當具有的基本特征和作業目標及其對于小學生發展的深遠影響,積累相關知識,為整個暑期實踐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隨后,團隊成員經過幾輪討論制定了學生、老師和家長三個群體的《江蘇省小學生暑期閱讀作業》的訪談設計,對處于小學三個不同階段的學生及其家長和老師進行線上或線下訪談。通過了解到的真實案例,成員們對當下小學暑期閱讀作業進行深度分析。接著,成員們對收集來的數據進行處理,得出報告并形成幾點分析:學校對語文學科的重視程度較高,更重視學生在假期期間對語文知識學習的回顧、鞏固和提升,重視培育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獨立學習意識。其次,從暑假閱讀作業的內容來看,閱讀書目的選擇上兼顧了老師、學校的專業性意見和學生自身的興趣。但與此同時,也存在作業設計尚未分層化,未依據學生目前的語文能力水平進行作業內容區分,對于閱讀計劃制定能力培養的關注度有待加強。
整個隊伍分工明確,通過真正的實際調查與訪談,成員們更加深刻地認識了“雙減”政策對于小學暑期閱讀作業的影響。目前江蘇省小學暑期閱讀作業內容及其反饋機制仍然不能令人滿意,很多地方亟待改進。暑期閱讀作業仍然服務于“應試需要”“閱讀題目”,無法真正激發學生閱讀興趣;許多家長希望學生健康全面快樂成長,但升學壓力伴隨的教育焦慮情緒仍在蔓延。這些問題亟待解決,需要力推相應舉措予以改變。在活動的最后,暑期實踐研究團隊全員撰寫調研總結,共同形成調研報告及其他實踐成果。
本次調研密切貼合“雙減”精神與新課標理念,旨在通過問卷調查等方式深入了解當前小學暑期閱讀作業的設計現狀,探究在暑期期間兼顧學力提升、自主發展和娛樂休閑的作業設計的可能性。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元認知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操和創新思維,為國家發展培養新時代建設型人才。本次調研活動的圓滿完成離不開團隊成員的共同努力。無論是隊長張嘉一的合理安排、耐心指導,還是團隊成員的相互配合、互幫互助,都是本次暑期社會實踐進展順利的必要因素。通過此次調研,成員們在吳曉玲導師的指導下不僅掌握了多種調研方法,并熟練運用到實際調研中,鍛煉了自己的科研能力、訪談能力,還深入了解了教師作業設計的相關要求與目標,提前為日后的教育生涯打下開拓了眼界。身為南師教苑學子,小學暑期閱讀作業設計現狀調研實踐團隊肩負著推動小學教育事業發展的使命,以實際行動證明南師學子時刻關注教育在時代發展中的變化與發展,并不斷完善自身能力,為祖國教育事業貢獻一份力量,也正是本次暑期實踐活動的最大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