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国产精品_九色激情网_最污网站_亚洲成人福利在线观看_看黄在线观看_在线亚洲播放

大學校園網

大學校園網 > 社會實踐 > 社會實踐總結

關于甘肅省地方特色紅色文化資源調查和傳承——以慶陽南梁為例的調研總結

學校:蘭州理工大學
團隊:青成隊
作者:楊文哲
指導老師:牛小慧
團隊成員:楊文哲,霍佳鑫,許李華,賈永慶,姜文彤
實踐地點:甘肅省慶陽市華池縣南梁革命紀念館
摘要:紅色革命精神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在百年奮斗歷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涌現(xiàn)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范,形成了一系列偉大精神。而南梁精神作為一種艱苦奮斗、犧牲奉獻的紅色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實踐團隊通過對甘肅省地方特色紅色文化資源調查分析,選定南梁革命紀念館作為調研的對象,通過實地調研與發(fā)布調查問卷的方式來針對社會各界人士對南梁革命紀念館的傳承、保護和認知度進行調查分析,進而提出關于甘肅省地方特色紅色文化資源的傳承和保護措施與方法。
關鍵詞:紅色革命精神,傳承,保護、南梁精神
引言
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共產黨人,在陜甘邊界地區(qū)帶領軍民浴血奮戰(zhàn),開辟了以南梁為中心的陜甘邊革命根據(jù)地,創(chuàng)建了中國西北第一個工農民主革命政權——陜甘邊區(qū)蘇維埃政府。以南梁為中心的陜甘邊革命根據(jù)地是在遠離黨中央、遠離革命中心的情況下獨立自主探索出的一條成功道路,是科學實踐毛澤東“工農武裝割據(jù)”思想的偉大碩果,后與陜北革命根據(jù)地連成一片形成陜甘革命根據(jù)地(亦稱“西北革命根據(jù)地”)。這是在南方各革命根據(jù)地相繼淪陷,黨中央和各路紅軍被迫實行戰(zhàn)略轉移的危難關頭,我黨唯一保存完整的一塊根據(jù)地,它為長征中的黨中央和各路紅軍提供了落腳點,為八路軍奔赴抗日前線提供了出發(fā)點,是中國革命史上“永遠的紅區(qū)”。
1 導論
1.1 實踐背景及意義

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甘肅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堅定信念聽黨話、 跟黨走,深入南梁革命紀念館,通過實地調研與發(fā)布調查問卷的方式來針對社會各界人士對南梁革命紀念館的傳承、保護和認知度進行調查分析,進而提出關于甘肅省地方特色紅色文化資源的傳承和保護措施與方法。
這些偉大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集中體現(xiàn)了黨的堅定信念、根本宗旨、優(yōu)良作風,凝聚著中國共產黨人艱苦奮斗、犧牲奉獻、開拓進取的偉大品格,深深融入我們黨、國家、民族、人民的血脈之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追尋紅色足跡,發(fā)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用心體悟初心使命,凝聚青春奮進力量。
其次在調研過程中要深刻地領略先輩們建立國家的來之不易,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奮斗一生只為革命取得勝利。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更加要珍惜先輩們用鮮血換來的美好生活,更加要努力奮斗,時刻銘記歷史,居安思危。 不斷努力前進,未來成為真正的國家棟梁,報效國家,回報社會,將歷史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不辜負先輩們的期望與努力!
1.2 實踐選點
通過網上所查, 甘肅是紅色文化資源大省,也是全國紅色文化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qū)之一,不僅數(shù)量多,而且特色明顯,歷史、文化和教育意義深遠,遍布全省的720余處紅色遺址遺跡,記錄了甘肅革命和建設時期發(fā)生的許多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動,這些紅色文化資源在黨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據(jù)疫情防控和就近原則,實踐團隊商量討論選定了 甘肅省慶陽市華池縣南梁革命紀念館為調查學習地點。
南梁位于甘肅省華池縣,地處陜甘寧三省交界地帶,是西北高原上的紅色地標。上世紀二十年代末,以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為代表的西北共產黨人,遵循黨的“八七”會議精神,創(chuàng)造性地實踐毛澤東“工農武裝割據(jù)”思想,在遠離黨中央和中國革命重心的不利條件下,獨立自主地承擔起在中國北方創(chuàng)建革命根據(jù)地的重任,領導陜甘人民經過艱難困苦地流血奮斗,創(chuàng)建了以南梁為中心的陜甘邊革命根據(jù)地,建立了西北地區(qū)首個正式的工農民主政權——陜甘邊區(qū)蘇維埃政府。陜甘邊區(qū)蘇維埃政府成立后,實施了著名的“十大政策”,大力發(fā)展經濟、軍事、文化、教育和各項社會事業(yè),使根據(jù)地進入蓬勃發(fā)展時期。1935年夏,陜甘邊革命根據(jù)地與陜北革命根據(jù)地在反“圍剿”斗爭中連成一片,形成地域遼闊的陜甘革命根據(jù)地,成為土地革命戰(zhàn)爭后期全國“碩果僅存”的革命根據(jù)地,為長征中的黨中央和各路紅軍提供了落腳點。此后,陜甘邊革命根據(jù)地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下,發(fā)展成為陜甘寧革命根據(jù)地和陜甘寧邊區(qū),是八路軍三大主力奔赴抗日前線的出發(fā)點,是黨中央領導中國革命的大本營和政治指揮中心,在中國革命的重要轉折關頭發(fā)揮了特殊作用,做出了不朽貢獻。
2 實踐內容
2.1 調研過程

實踐團隊進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通過線下實地走訪調研學習、線上發(fā)布“關于南梁紅色革命文化保護和傳承 ”調查問卷,為了確保數(shù)據(jù)的真實可靠性,問卷采用了單人單次單設備匿名作答,并且針對慶陽市的社會各界人士。同時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疫情防控減少了不必要的麻煩。
2.2 創(chuàng)新點
2022年是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也是二十大召開之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甘肅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正值此刻,實踐團通過實踐為黨敬獻禮,喜迎二十大。
實踐團隊由來自不同年級專業(yè)的慶陽各縣的人組成,在此實踐過程中具有極大的位置優(yōu)勢,便于交流,可在疫情防控和安全等方面提供便利。成員理論知識豐富,經驗豐富,組織、工作與學習能力出眾,為實踐提供有利的條件。
3 調研成果分析
3.1 基本信息分析

本次調研共有參與人數(shù)105人,線上問卷發(fā)放時間為7天,線下問卷填寫時間為1天;共收集調查問卷105份,其中線上收集問卷95份,有效問卷95份;線下收集問卷10份,有效問卷7份。受調查人員為慶陽市社會各界人士,根據(jù)IP地址所整理分析,其中89.65%來自甘肅慶陽市、受調查人群多為甘肅慶陽籍貫。
3.2 主要信息分析
3.2.1 
通過對問卷綜合整理可得,上班族占11.58%,教師占8.42%,學生占62.11%,自由職業(yè)者占7.37%,退休人士占5.26%,其他占5.26%,可得出問卷主要調查對象為學生和上班族。

3.2.2 針對被調查人所知道的甘肅省地方特色紅色文化資源有多少,知道3個及以上的人數(shù)占總調查人數(shù)的66.32%,知道1-2個的占比26.32%,一個都不清楚的占7.37%,可得出有92.63%的人群至少知道一個以上。

3.2.3 針對被調查人是否了解南梁紅色革命文化,其中非常了解為13票,有了解的36票,聽說過的24票,不了解的22票,可得出有大部分人都對南梁紅色革命文化有了解。

3.2.4 針對被調查人通常是通過哪種方式了解南梁紅色革命,其中愿意通過視頻媒體了解的占27.31%,愿意通過書刊雜志了解的占21.92%,愿意通過網上查詢了解的占23.08%,愿意通過課本知識和其他方式了解的占27.69%,可得出人們更愿意通過視頻媒體、書刊雜志和網上查詢的方式來了解。

3.2.5 針對被調查人認為紅色文化資源能體現(xiàn)哪些價值,其中認為具有教育價值占比91.58%,認為具有社會價值的占比82.11%,認為具有政治價值的占比68.42%,認為具有經濟價值和其他價值分別占比63.16%,18.95%。可得出人們對于紅色文化資源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教育和社會。

3.2.6 針對紅色文化應以何種方式傳承下去的問題,其中積極開展紅色文化公益宣傳活動方式占86.32%,推動紅色文化進校園方式占84.21%,發(fā)展紅色文化產業(yè)(旅游業(yè)、文創(chuàng)等)方式占80%,建設紅色文化基地方式占70.53%,充分利用新媒體推送紅色文化資源信息方式占66.32%,其他方式占18.95%。可得出積極開展紅色文化公益宣傳活動和推動紅色文化進校園為主要方式。

3.2.7 針對認為阻礙紅色文化傳承的因素有哪些進行了調查,其中缺乏了解紅色文化的渠道占72.63%,年輕人對紅色文化缺乏興趣占69.47%,政府宣傳紅色文化力度不夠占66.32%,宣傳途徑缺乏創(chuàng)新63.16%,資金投入不足,保護水平較低占36.84%。可得出缺乏了解紅色文化的渠道和年輕人對紅色文化缺乏興趣為主要阻礙紅色文化傳承的因素。

4 結果與分析
通過本次線下實地調研和問卷調查所得結果進行分析,得到了一下幾項有意義的結論與建議:
(1)增加了解紅色文化的渠道、創(chuàng)新和力度是提高紅色文化傳承的因素。根據(jù)調查結果分析其中缺乏了解紅色文化的渠道占72.63%,年輕人對紅色文化缺乏興趣占69.47%,政府宣傳紅色文化力度不夠占66.32%,宣傳途徑缺乏創(chuàng)新63.16%,資金投入不足,保護水平較低占36.84%。在這個互聯(lián)網快速發(fā)展的時代,建議紅色文化圣地增加紅色文化的宣傳渠道、宣傳創(chuàng)新和宣傳力度來提高紅色文化傳承。
(2)大部分人愿意通過視頻媒體來了解紅色文化資源。根據(jù)調查分析愿意通過視頻媒體了解的占27.31%,愿意通過書刊雜志了解的占21.92%,愿意通過網上查詢了解的占23.08%,愿意通過課本知識和其他方式了解的占27.69%。建議紅色文化圣地利用好互聯(lián)網,將傳統(tǒng)紅色文化資源與現(xiàn)代藝術風格相結合,讓紅色文化“活”起來,從而增加年輕人對紅色文化的喜愛。
(3)積極開展紅色文化公益宣傳活動和推動紅色文化進校園是傳承下去的主要方式。根據(jù)調查結果分析其中積極開展紅色文化公益宣傳活動方式占86.32%,推動紅色文化進校園方式占84.21%,發(fā)展紅色文化產業(yè)(旅游業(yè)、文創(chuàng)等)方式占80%,建設紅色文化基地方式占70.53%,充分利用新媒體推送紅色文化資源信息方式占66.32%,其他方式占18.95%。建議紅色革命紀念館定時定期開展紅色文化公益宣傳活動,讓紅色文化進社會、校園和網絡。
總的來說紅色文化應以何種方式傳承下去是個重要的問題,不單單是增加宣傳,而是要大力發(fā)展紅色文化的旅游作為紅色文化的傳承載體,寓教于樂,是一種手段和方法的創(chuàng)新,同時也更具有實效性。因為紅色旅游是以紅色文化資源作為資源基礎的,紅色旅游的載體是紅色文化資源,紅色文化資源是紅色文化傳承的實質性載體。紅色旅游是一項實施保護和傳承紅色文化的偉大工程。紅色旅游是一項搶救、挖掘、保護和展現(xiàn)紅色文化資源,提升紅色文化遺產的品位,擴大紅色文化遺產的震撼力、感染力和影響力的文化建設工程。
參考文獻:
[1]劉治立.論南梁精神[J].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學報,2012,5(02):127-133.

[2]蒙慧,李偉.論紅色精神的傳承與弘揚——以南梁精神為例[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15,38(02).

[3]趙昌軍.傳承南梁紅色精神 譜寫華池絢麗篇章[J].發(fā)展,2011(07):42.

[4]王志奇,譚穎琳.傳承紅色精神 弘揚先進文化[J].聲屏世界,2008(02):13-14.

[5]劉紅梅. 紅色旅游與紅色文化傳承研究[D].湘潭大學,2012.

[6]龍飛. 當代大學生紅色基因傳承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8.

社會實踐總結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网友自拍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 | 伊人狠狠干 |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网站 | 久久成人在线视频 |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精品视频在线 | 粉嫩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夜 | 精品2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新郎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动漫 | 久久久成人精品 | 免费福利av | 亚洲一区二区综合 | 天堂在线www | 国产美女av | 精品av| 免费成人高清在线视频 | 国产区精品视频 | 国产精彩视频在线 | 91看片淫黄大片91桃色 | 欧美视频网址 | 天天操,狠狠操 | 美女又爽又黄免费视频 |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热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麻豆不卡 | 欧美a区| 极品久久 | 成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国产高清在线 | 国产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 欧美一区二区人人喊爽 | 中文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 | 99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 久久av资源 | 久久人人网 | 在线综合国产 |